第126章 要出事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如派人半路截杀。”



  张五郎的想法更加激进。



  他连薛家的面子都不给,又怎么可能给许家面子。



  许淑妃是受宠,但不等于她就能只手遮天。



  铜矿一出,各方都要插一手都想分钱。定王府已经吃了大亏,也默认了朝廷的分润办法,一切都安排妥当,铜矿也开始了正式开采,日日有进账。



  偏偏这个时候,许家要插一脚。早干嘛去了?



  不好意思,已经分配结束,临时插进来的人无论背景靠山有多大,张五郎都不打算给对方面子。



  能弄死就弄死,弄不死也要弄个半残。



  张家人做事就是这么霸道蛮横,不愧是张皇后的娘家侄儿,都是一样的暴脾气。只不过张五郎更懂掩饰。



  “截杀容易,善后难。许家叔侄在半路被截杀,定王府首当其冲,成为第一嫌疑人。不需要证据,父皇就可以下旨处置。若是父皇借机夺了本王在铜矿的利润,岂不是得不偿失。”



  “王爷担心有道理。那就等许家叔侄到了后,再见机行事。先看看这二人究竟是什么脾气,若是仗着许淑妃受宠便肆无忌惮,那事情就简单多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到时候天怒人怨,就算有陛下撑腰,这两叔侄也是死路一条。”



  “但是,如果许家叔侄知进退,不贪心,事情就不容易办啊!”



  定王刘珩也在愁。



  具体要采取什么措施,还得根据具体情况再做决定。



  总之,先等许家叔侄到了后再说。



  定王刘珩又叫来钱之明,“你替本王盯死了铜矿,无需做额外的事情,做好本分即可。等许家叔侄一到,你也别拦着,只需将他们的所做所言记录下来。”



  钱之明点头应下,又建议道:“殿下,铜矿那边,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出漏子的地方,其实是账本。许家叔侄贪不贪,贪到何种程度,账本上都会体现出来。微臣建议多派几个账房在铜矿当差。”



  “账房先生,本王给你。另外再给你安排两个助手。”



  王府招募人才,第一批经过短期培训锻炼已经可以走马上任。



  钱之明在名单上挑选了两个,其中一个就是秀才孙承修,本地人,算数不错,这就是最大的优势。至于品性,慢慢考核,若是手脚不干净,心有怨愤,届时直接将人除名即可。



  秀才孙承修没想到,自己进入王府后,第一份正式的差事竟然是前往铜矿做书办,在王府工房大管事钱之明钱大人手底下做事。



  每日要做的事情,就是登记矿工出勤人数,时间。登记铜矿石产量,配合账房做盘点。



  矿场很大,外围都被拦了起来,有兵卒看守。



  许家叔侄身负使命来到矿场,看到一箩筐一箩筐的矿石被挖掘出来,眼睛都发红,眼红!



  干脆就在矿场住下,双河镇安排的房子就空着。



  要多挖矿,要多搞钱!



  叔侄两人积极性非常高,高到令人可怕。



  定王刘珩天天跟着叶慈,田间地头瞎跑,似乎丝毫不在意铜矿那边的情况,任由许家叔侄一言堂,想怎么搞就怎么搞。人家以少府的名义监督铜矿,也就是说他们是皇帝的人。



  皇帝分润最多,铜矿自然是许家叔侄说了算。



  叶慈撸了一把桑葚,直接扔嘴里。



  啊,又酸有甜,这酸爽的滋味……受不了了。



  她将剩下的桑葚全都给了刘珩,“王爷尝尝这个味道,你或许会喜欢。”



  “这就是桑葚?本王从未吃过,今儿尝个鲜。”



  邓少通还想阻止,来历不明的野生果子,岂能随意入口。万一吃出毛病,谁负责。



  然而,他还没采取行动,话都没出口,定王刘珩已经扔了一颗到嘴里。



  哦!



  天啦!名义监督铜矿,也就是说他们是皇帝的人。



  皇帝分润最多,铜矿自然是许家叔侄说了算。



  叶慈撸了一把桑葚,直接扔嘴里。



  啊,又酸有甜,这酸爽的滋味……受不了了。



  她将剩下的桑葚全都给了刘珩,“王爷尝尝这个味道,你或许会喜欢。”



  “这就是桑葚?本王从未吃过,今儿尝个鲜。”



  邓少通还想阻止,来历不明的野生果子,岂能随意入口。万一吃出毛病,谁负责。



  然而,他还没采取行动,话都没出口,定王刘珩已经扔了一颗到嘴里。



  哦!



  天啦!



  这滋味,刺激得他眉头直皱。



  “王爷要紧吗?可有不适?”邓少通紧张地问道。



  刘珩摆摆手,“够酸。不过嚼着嚼着,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叶慈告诉他,“再等三五天,让太阳多晒晒,味道应该会更好,没这么酸。”



  刘珩又吃了一颗,哇靠,果然够刺激,整个人瞬间就精神了。



  他将剩下的桑葚全给了邓少通,“本王赏你的,都吃了吧!”



  邓少通:“……”



  他就是垃圾桶,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嘴里灌。



  叶慈又砍了一根高粱,吃高粱杆,好吃,甜滋滋的。虽然比不上甘蔗,也算是别有一番滋味。



  “你这是糟蹋粮食啊!”刘珩一边批判,一边挥刀砍伐。



  果然是双标。



  叶慈问他,“好吃吗?”



  “不太甜,有点淡。”嘴上说着嫌弃,吃起来可是半点不含糊。



  “是没甘蔗好吃。要不是因为高粱能酿酒,我是真不想种。产量低,又不管饱,还费地。”



  “本王知道,你就喜欢种水稻。”



  “米饭好吃啊!中午烧鸭子,我可以吃三碗饭。”、



  米饭的确好吃,尤其是配上各种美味菜肴,餐餐都要吃个八分饱才舍得放下碗筷。



  邓少通在一旁说道:“面食也好吃。”



  “再让蒋胖子做些面点,他做的花卷还不错。”



  说起面粉,叶慈又想到了吃。



  刘珩时常怀疑,叶慈上辈子是不是一个饿死鬼,故而这辈子做什么都不忘吃,想方设法改善伙食。



  叶慈当然不是饿死鬼,她就是个吃货。



  中午还没到来,已经开始惦记着晚上吃什么。



  要不炖个汤,炖个猪蹄莲藕汤,胶原蛋白,养颜美容。



  张五郎提着一篮子水煮花生找到山上,然后就被邓少通忽悠着吃了两颗桑葚,差点没将他酸死。



  “谁啊,口味这么重。桑葚还没成熟就摘下来吃,酸死了。”



 &e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