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手绢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十亩甘蔗收获,用来制糖。



  仓库里面还堆放着今年收获的花生,正好用来做花生糖。



  “花生糖好吃,多做点。”



  章先生年纪大了,却不改嗜糖的爱好,天生就爱甜食。



  花生糖做出来,用铡刀切成一颗颗,再用油纸包裹。



  正巧德胜楼的林掌柜跑到庄子订货,叶慈请他吃花生糖,他这一吃不得了,直接下单。



  “有多少我要多少。叶老板千万不要同我客气,尽管开价。”



  “自家做来当零食吃,不卖。”



  “叶老板这话就见外了,我们合作多少年了,你好歹卖我一点。”



  “你一开酒楼的,卖什么糖。”



  “我买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啊。市面上可没有这种口味的糖,多少年了,市面上的糖果就没变过花样。”



  “少来!不卖!”



  叶慈异常坚定。



  本来就不多,她也打算着留着过年当福利发给下面的人。



  林掌柜一口气都买走了,她拿什么发福利。



  “哎呀,叶老板啊,你多少卖我一点。一千斤行不行?”



  “没有,不卖。”



  “五百斤,五百斤总行了吧。价格你看,比市价高一点也行,我都接受。”



  “真没有。



  “三百斤总可以了吧,今儿我再带几缸子酒水,可不可以?”



  “咸鸭蛋……”



  她家咸鸭蛋有点滞销,不太好卖。餐馆也是当做添头给顾客。



  零卖不想做,不知道卖到什么时候才卖的完。



  西北商人贺定远带走了两大缸子,家里还剩下五大缸子。谁让庄子里鸭泛滥,下蛋太猛了。这不,得歇一茬,过段时间再考虑养鸭。



  一说起咸鸭蛋,林掌柜有点为难啊。



  眼看着天气逐渐转凉,天气一冷,咸鸭蛋更没市场。



  他做出一副很是心痛的模样,咬咬牙,“一缸子咸鸭蛋,外加三缸子酒水,再来三百斤花生糖,行不行?”



  “两百斤花生糖。”



  “两百五十斤。”



  “二百五不好听。如果林掌柜不嫌弃做二百五,我也是没所谓。”



  “那就二百六十斤。”



  讨价还价,最终卖出两百六十斤花生糖。



  林掌柜还提了建议,“这包装纸可以做得精美点,我们家的造纸坊可以为叶老板提供这方面的业务。”



  叶慈调侃道:“你可别在我这拉生意。上次清河书坊问你们造纸坊定了一批带彩色插画的话本小说,结果怎么着?色彩混在一起,还不如黑白的效果好。到现在那批货还没出完。”



  “那是第一次做彩色插画,要求又那么高,师父们没经验。这回有经验了,还改进了技术,保证没问题。”



  “真没问题?”



  “肯定……应该没问题。”



  “应该?那我可不敢继续合作。”



  “千万别。我保证没问题。”



  “你保证没有用,让造纸坊的师傅好生琢磨琢磨如何提升技术,下次我做一套试版,也不多,就几百套。如果没问题,后续肯定有大批量的订单。”



  “行啊!这可说定了。叶老板什么时候需要,知会一声就行。我们家的师傅随叫随到。”
<插画,要求又那么高,师父们没经验。这回有经验了,还改进了技术,保证没问题。”



  “真没问题?”



  “肯定……应该没问题。”



  “应该?那我可不敢继续合作。”



  “千万别。我保证没问题。”



  “你保证没有用,让造纸坊的师傅好生琢磨琢磨如何提升技术,下次我做一套试版,也不多,就几百套。如果没问题,后续肯定有大批量的订单。”



  “行啊!这可说定了。叶老板什么时候需要,知会一声就行。我们家的师傅随叫随到。”



  “林掌柜有没有想过,将你们酒楼的菜单都改成彩色印刷,配上香喷喷的菜肴插图。”



  咦?



  林掌柜心头一震,“这能行?”



  叶慈理所当然地说道:“为什么不行?人物彩色插图都能印刷,菜肴彩色插图理应没问题。请个技术过硬的画师,擅长工笔画线描,试一试也花费不了多少钱。



  要是成功了,你们德胜楼可就是天下头一家。以后提起彩色插画菜单,都得带一句德胜楼。这可比什么宣传都强。



  你们老板不是想去京城开分店吗,将彩色插画菜单往京城一展览,保证开门红。”



  “是极,是极。叶老板言之有理。若是此事做成,叶老板当居首功。届时必有重谢。”



  “重谢倒不必。我们农闲庄的产品,能跟着你们德胜楼卖到京城去,就行了。”



  “肯定可以。叶老板的产品好得很,定王都说好。”



  叶慈嘴角抽抽,“定王没少照顾你家生意吧。”



  “叶老板哪里的话,都是互相照顾。”



  叶慈:呵呵!



  有钱下馆子,没钱交伙食费,不愧是堂堂定王殿下,天下知名的‘贷’王。



  欠钱的本事,芝麻开花节节高,牛逼大了。



  其实,农闲庄的产品,在京城已经小有名气。



  毕竟,定王刘珩逢年过节就往宫里送土特产,一次两次……次数一多就从宫里传到宫外。大家都知道叶慈是个种地的,就是规模有点大,品种有点多,顺便做点买卖。



  但,叶慈一直没派人去京城开分店,就是嫌弃京城是个烂泥塘。她不想将自己陷入那个烂泥塘里面。



  如果德胜楼能成功在京城开分店,她的产品搭售给德胜楼就行了,不用特意跑京城开店铺。



  天下的生意做不完,她厨艺虽好,却没想过自己开酒楼。



  她就喜欢种地,成为农业大户,十里八乡,大家都跟着她一起发财,一起奔赴小康。



  师父青云子也说了,农业是万物之本,她这是给自己攒功德。种一亩地积攒的功德,比开酒楼强大多了。



  师父的话,她是相信的,她也是这么践行的。



  不惜花费重金,问那些跑海的商人求购种子,就是一份功德。将种子培育试种,推广,又是一份大功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