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攻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咔咔咔。”</p><p>“咔咔咔。”</p><p>栎阳城内,一支支全副武装的甲士,迅速朝着东城门方向而去。</p><p>这些卫士移动的声响,惊动了城内许多百姓,他们惊疑不定地走到屋外,或走到闾巷口,莫名而不安地看着那些手持火把迅速移动的甲士。</p><p>之前城内突然响起的喊杀声,还有这些全副武装的甲士,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p><p>“卫士大哥,发生了什么?”</p><p>一名站在闾巷口的男子,惊疑地看向那些不知为何手持火把于街道上值岗的士卒,小声询问。</p><p>然而却没有士卒回应他。</p><p>此时在栎阳宫内,李郃左手抓着秦王的胳膊,右手持着出鞘的利剑,拉着那位一脸不甘与不愿的秦王,缓缓走出宫门。</p><p>从旁,那位自称左庶长卫鞅的秦国官员亦步亦趋地跟着,神色凝重而复杂。</p><p>在三人身后,彭丑、韩延、吴恒等四十几名奇兵手持利刃紧紧跟着,警戒着两旁那些手持火把而立的秦军士卒,还有跟在他们身后的,那一群秦国的官员,警惕着这些人暴起发难,尽管从目光看来,这些人并不敢轻举妄动。</p><p>就这么一直来到了宫门外,李郃转向秦国的左庶长卫鞅:“卫左庶长,请安排三十辆马车。”</p><p>卫鞅拱手道:“李将军,今日夜色已深,可否让我国大王歇息一宿,明日再启程?”</p><p>或许是因为此行顺利擒住了秦王,李郃绷紧的神经也稍稍有所放松,他有些好笑地看向卫鞅,随即再次说道:“请备车!”</p><p>卫鞅看了一眼受制于人的秦王,不敢不从,招来一名卫士吩咐了几句。</p><p>“还有。”</p><p>李郃又接着说道:“命你方城内的士卒全部丢下兵器,站在原地。”</p><p>听到这话,被李郃抓着隔壁的秦王脸上闪过一阵恼怒,咬牙切齿地说道:“羞辱了寡人,你还要羞辱我大秦的将士?!”</p><p>李郃瞥了一眼秦王,淡淡说道:“我可没空羞辱你秦国的将士,只不过想借你方的兵将传达一个讯息罢了……”</p><p>秦王好似想到了什么,冷哼一声,不再说话。</p><p>从旁,卫鞅拱手道:“在下立即下令。”</p><p>很快,城内所有的秦军卫士都得到了放下兵器、原地待命的命令,这让原本遭这些秦军卫士追击的百余名奇兵一愣,但随即,这些都有自我判断能力的奇兵们便理解了更深层的含义:他们成功了!他们九死一生、如飞蛾扑火般的飞蛾行动,成功了!</p><p>一名名奇兵尝试着从潜藏的地点走到街上,在无数秦军士卒的瞪视下,迅速朝着栎阳宫汇聚。</p><p>或有一名秦国士卒不知发生了什么,因穿梭在街上的奇兵们一个个也穿戴着秦军的甲胄,遂不解地询问他们的队率:“队率,不是有命令叫我等放下兵器,原地待命么,这些人为何抗命?”</p><p>“你没见这些人都持着剑么?”</p><p>那名队率似乎是知情者,冷冷看着那些穿梭在街道上的敌人,恨恨道。</p><p>“持剑?那又怎么了?”</p><p>“只有少梁鬼卒人人持剑,他们是少梁鬼卒!是敌人!”</p><p>“什么?!”</p><p>许多秦军士卒面露骇色,他们有些人刚才就惊疑他们为何要去追捕那些手持利剑的袍泽,没想到对方居然是他国的奸细?</p><p>“那……为何不去抓捕他们?”</p><p>“……”</p><p>“闭嘴!原地待命!”那名队率面色阴沉地看向栎阳宫方向,脸上亦满是关切与担忧。</p><p>鉴于城内秦军被下令禁止攻击任何人,丢下兵器原地待命,此前被他们撵地到处逃窜的奇兵们,很快便汇聚到了栎阳宫前。</p><p>当他们看到李郃身旁那位做君王打扮的秦王时,他们欢呼雀跃。</p><p>这些人的欢呼,让在场的秦人们露出了愤怒之色,但却不敢发作。</p><p>唯独秦王冷静地打量前方的那群人,旋即斜睨着李郃问道:“就这点人?”</p><p>李郃没有理会,吩咐道:“韩延、吴恒,清点人数。”</p><p>“是!”</p><p>韩延、吴恒上前清点人数,于是秦王与秦国的官员、士卒们,不情愿地观摩了一场阅兵式,看着百余名奇兵在宫门前整齐列队,逐一报数。</p><p>最后的报数是一百四十三人。</p><p>对比攻入栎阳前的一百八十五人,少了整整四十二人。</p><p>其中大半应该是跟随李郃突袭栎阳宫时牺牲的,毕竟今夜行动奇兵所遭遇的最激烈的厮杀,就是于宫内卫士的厮杀,至于城内的驻军,或许大半仍不知发生了什么。</p><p>四十二人……</p><p>李郃抓住秦王胳臂的那支手臂,下意识地稍稍抓紧,痛得秦王皱眉,怒视李郃却不做声。</p><p>大概一刻时左右,卫鞅便按照李郃的指令,准备了三十辆马车,随即李郃便吩咐奇兵们先将能找到的同伴尸体搬到车上。</p><p>然而明确找到的尸体却只有三十六具,仍有六具……或者六秦王时,他们欢呼雀跃。</p><p>这些人的欢呼,让在场的秦人们露出了愤怒之色,但却不敢发作。</p><p>唯独秦王冷静地打量前方的那群人,旋即斜睨着李郃问道:“就这点人?”</p><p>李郃没有理会,吩咐道:“韩延、吴恒,清点人数。”</p><p>“是!”</p><p>韩延、吴恒上前清点人数,于是秦王与秦国的官员、士卒们,不情愿地观摩了一场阅兵式,看着百余名奇兵在宫门前整齐列队,逐一报数。</p><p>最后的报数是一百四十三人。</p><p>对比攻入栎阳前的一百八十五人,少了整整四十二人。</p><p>其中大半应该是跟随李郃突袭栎阳宫时牺牲的,毕竟今夜行动奇兵所遭遇的最激烈的厮杀,就是于宫内卫士的厮杀,至于城内的驻军,或许大半仍不知发生了什么。</p><p>四十二人……</p><p>李郃抓住秦王胳臂的那支手臂,下意识地稍稍抓紧,痛得秦王皱眉,怒视李郃却不做声。</p><p>大概一刻时左右,卫鞅便按照李郃的指令,准备了三十辆马车,随即李郃便吩咐奇兵们先将能找到的同伴尸体搬到车上。</p><p>然而明确找到的尸体却只有三十六具,仍有六具……或者六个活人不知所踪。</p><p>按理来说,他麾下的奇兵不至于想不到秦军放下兵器这意味着什么,很显然,这六名奇兵要么是死在了无人问津的偏僻之处,要么就是躲在哪里、或者昏迷在何处,没有看到李郃借秦国士卒传达的讯息。</p><p>于是他对卫鞅说道:“还有六人,请左庶长派人找到他们,送还我国。”</p><p>在旁的秦人皆怒不可遏,却不敢发作,卫鞅也只得老老实实接受,吩咐人照办。</p><p>见此,李郃便准备拉着秦王登上其中一辆马车。</p><p>此时卫鞅又上前恳请道:“请允许我与我国大王通行。”</p><p>他怕李郃不答应,又补充道:“在下乃秦国左庶长,若少梁要与我秦国签署停战约定……”</p><p>李郃明白了,点头同意卫鞅通行,但条件是不允许携带卫士。</p><p>卫鞅答应了,在李郃的监视下,搀扶着秦王登上马车。</p><p>“回少梁!”</p><p>随着李郃高呼一声,百余奇兵齐齐欢呼,各自登上马车。</p><p>轰——</p><p>北城门缓缓敞开,一队马车不急不缓地驶了出来。</p><p>为首的便是秦王与卫鞅乘坐的马车,同乘的则是李郃与彭丑,倘若这对秦国君臣敢有什么异动,李郃与彭丑任谁都能将这对君臣撕碎。</p><p>从窗口看着马车缓缓驶离栎阳,秦王的面色阴晴不定。</p><p>倒是卫鞅神色如常地与李郃交谈起来,试图化解马车内的敌对与紧张气氛。</p><p>然而李郃却没有与他闲聊的意思,他实在太疲倦了。</p><p>不得不说,在白雪皑皑的雪原上,马车的速度还不如奇兵步行来得快,截止次日天明,三十辆马车居然只走了二十里。</p><p>好处是省心省力,除了狐贲等驾车的三十名奇兵,其他人则可以在马车上歇息。</p><p>包括李郃,亦当着秦王与卫鞅的面,抱着脑袋在车上假寐,只留下彭丑绷着脸,目不转睛地盯着秦王。</p><p>期间,秦王不止一次瞥向李郃摆在身侧的那柄剑,仿佛想要夺剑反抗。</p><p>卫鞅似乎是看出了秦王的意图,按住了后者的手,不动声色地摇了摇头。</p><p>秦王看了一眼体格魁梧的彭丑,闷闷地长吐了一口气。</p><p>才继位没几年的他,渴望着完成其父生前的遗愿,攻下河西,与宿敌魏国分个高下,谁能想到竟会一个小国的士卒俘虏,实乃奇耻大辱!</p><p>越想越气,越气越疲倦,他将身体挪到靠着车厢的一侧,口中大骂:“连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