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户部税收,皇权特许,大内龙符,许清宵又要开始搞事了!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堂中,许清宵无心顾及,直接让这帮熊孩子先去耕田。</p><p>没错,就是耕田。</p><p>许清宵懒得教他们什么认字识字,学堂有一块地,本身就是用来种植花草的,差不多一亩大,让这帮熊孩子耕地刚刚好。</p><p>意思也很简单,先让他们吃吃苦,然后再慢慢教,什么时候把地耕好了,什么时候再教真正的东西。</p><p>不过一帮熊孩子玩得挺开心,在泥地里面打滚,倒也没有反感。</p><p>而房内,许清宵则在没日没夜地看书。</p><p>十五日后。</p><p>六千份卷宗,许清宵全部看完,并且列好所有的数据综合,甚至还画了一张未来趋势图。</p><p>而当许清宵看完这六千份卷宗后,也总算明白大魏国库的钱去了什么地方。</p><p>四成是官员收入,底层官员极为庞大,哪怕一个人一个月一两银子,一年也是十二两,大魏目前官员三百七十万人,巅峰时期高达七百多万。</p><p>所以每年收入一上来,先有四成是要拿出去给官员们发俸。</p><p>三成是军饷,没有战争的时候,军饷不会太多,毕竟军兵的俸禄不多,主要还是在伙食住宿等上面花销大。</p><p>不过一旦打起仗来,一万万两白银都不够用半年,光是抚恤金你都不知道怎么花。</p><p>剩下的一成半,是用来赈灾一类的花销。</p><p>最后的一成半,其中一成是杂事开支,正常的国家维护,比如说某某县衙需要修补了,比如说官员要出差,包括一些外使来了,你要赏赐吧?谁做了不错的事,需要赏赐吧?</p><p>而半成,是用来发展国家的。</p><p>这就是目前大魏的开支。</p><p>简直是穷的令人发指。</p><p>国库半成用来发展国家?这国家能昌盛吗?</p><p>而且最恐怖的一点是什么?</p><p>是许清宵看完如此之多的卷宗后,得出了一个结论。</p><p>这些钱一笔都不能节省了,官员收入不能再减了,军饷可以动一动,可自己不敢动,这涉及到了武官上下的利益。</p><p>一成半的赈灾银之类也不能动,这是应付突发情况。</p><p>杂事开支也省不了,因为大大小小的事多,总不可能衙门破了你不去修缮吧?</p><p>而发展国家的半成,更不可能动了。</p><p>本来国家就已经发展不起来了,还动这个银两?</p><p>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p><p>想省钱是不可能省钱了。</p><p>只能赚钱了。</p><p>甚至省钱反而是加速王朝衰败。</p><p>想要解决大魏当下的麻烦。</p><p>一个字。</p><p>难!</p><p>可再难,许清宵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制定计划了。</p><p>“女帝啊女帝,要是我把这件事情解决了,你不封我个王,你别怪我真叛国啊。”</p><p>许清宵心中自语。</p><p>这个天大的麻烦,换做是任何一个人,只怕直接跑路了。</p><p>许清宵一开始也升起了无力感,但很快调整好了心态。</p><p>问题大不要紧。</p><p>主要看有什么好处。</p><p>要是自己解决这个大问题,女帝怎么着也要封自己一个王位吧?</p><p>这事一点都不开玩笑,几乎不亚于,北方蛮夷杀到京城,自己一个人单枪匹马,灭了千万蛮夷,杀到人家老巢。</p><p>不封王,说不过去。</p><p>白纸出现。</p><p>许清宵沾染一点点墨汁,而后开始在白纸上写字。</p><p>大魏财政完全是畸形,不能省钱的情况下,就只能赚钱。</p><p>那么怎么赚钱是一个问题。</p><p>第一:提高底层生产力】</p><p>这是毋庸置疑的,国家富裕或不富裕,看的就是底层和中层,底层生产力起来了,就会诞生许多中层,然后国家就能逐渐富裕。</p><p>而现在大家都是底层,甚至都是地下层了,谈什么富裕不富裕。</p><p>想要提高底层生产力,三个办法可以解决。</p><p>种子】、水车】、化肥】</p><p>种子很简单,类似于土豆番薯这种东西,先把肚子喂饱再说,吃的好不好无所谓,最起码不能饿着。</p><p>水车目前已经在施行,只要效果一出来,直接呈交给陛下,然后举国建设,务必争取每一处良田都有水车工程,家家户户的田里都能喝到水。</p><p>既解决了百姓争斗,又能稳定生产粮食,不至于荒废土地。</p><p>化肥,这个东西是比较超前的东西,许清宵懂一点点化肥,但这制作出来很难,不过这个世界上有仙道,就好比‘求雨符’这种东西。</p><p>所以能不能生产出‘化肥’,要是生产出来了,那简直是利国神器,不过这个先放一放,只能当做备用,能不能搞出来真不一定。</p><p>但种子和水车好说一点。</p><p>尤其是种子,这个世界上没有土豆番薯这种东西,但也有相似的东西,而且可以精确搜寻。</p><p>这就是生产力的方案。</p><p>而第二点是。</p><p>增加税收】</p><p>是的,增加税收。</p><p>国家的收入就是收税,大魏如今的税收是三成,对比盛世的大魏来说,比较多了,但对当下百姓来说,多是多,但至少能扛得住,不过要是再往上增税,那就是大麻烦。</p><p>可许清宵这个税收,不是针对百姓征税,而是对一群特殊人员。</p><p>大魏皇室。</p><p>大魏文人。</p><p>大魏异国番邦。</p><p>大魏商人。</p><p>根据大魏律例,皇室一脉,不需要缴纳税收,而且每年可以得到不少补贴。</p><p>大魏文人,有功名在身也不需要缴纳税收。</p><p>最后就是这个异国人了,当初大魏文帝为了彰显大魏万国之上的气派,允许异国人来大魏做生意不用缴纳税收,甚至入城门都不用给钱。</p><p>反倒是百姓们进大城要缴纳几文钱。</p><p>这他娘的就是不合理。</p><p>都给爷交税。</p><p>这就是许清宵的计划。</p><p>皇室贵族们吸国家的血,已经成长为绿油油的韭菜了,可以开始割了。</p><p>还有文人,谁允许有功名的文人可以不用缴纳税收?谁允许的?</p><p>说句难听点的,当文人就应该为国效力,想不交钱?没门!</p><p>至于异国番邦?还想不交税?你他娘的做梦吧。</p><p>不但要交税,而且还要多交一点,并且严格遵行大魏律法,什么五险一金啊,什么周六周日放假啊,统统给我搞好来。</p><p>要是不搞好?就给爷滚,这里是大魏,该滚的是你们!</p><p>许清宵写满了一张白纸。</p><p>这一刀下去。</p><p>保证大魏瞬间肥起来,而这笔钱,完全可以拿来发展农业生产。</p><p>造水车要不要钱?</p><p>买种子要不要钱?</p><p>开拓荒地要不要钱?</p><p>统统都要钱。</p><p>所以这笔钱不够,但可以解燃眉之急,而且一旦施行下来,就是长久的事情,每年保守估计收割个五千万两白银一点都不过分,甚至更多都有可能。</p><p>这笔钱拿来发展大魏国家,爽不爽?</p><p>但计划非常美好,可许清宵知道。</p><p>一旦施行起来,很难了!</p><p>皇室贵族答不答应?这是第一个问题!</p><p>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