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八玉圣尺,百万文气,诛杀妖魔,许清宵成天地大儒!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算。</p><p>他不允许有任何人伤害许清宵,因为许清宵是大魏崛起的唯一希望。</p><p>而他陈正儒,当年立言,也是为大魏王朝立言。</p><p>这一刻。</p><p>陈正儒站出来了。</p><p>轰轰轰!</p><p>他体内的浩然正气宣泄而出,他以自身儒位,镇杀百万读书人,他要牺牲自我,来保全许清宵,化解这场灾祸。</p><p>“陈儒,你变了,你当真变了。”</p><p>“陈儒,莫要如此,你这是无谓的牺牲。”</p><p>“陈儒,你真的过分了。”</p><p>此时此刻,一位位大儒站出来,他们怒斥陈正儒这番行为,声音充满着怒意。</p><p>众读书人也是勃然大怒,毕竟他们针对的人,是许清宵,他们被杀,他们无惧,可死在许清宵手中,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p><p>现在陈正儒出现,想要替许清宵抵挡这一劫难,他们自然不服。</p><p>可就在此时。</p><p>蓬儒的声音响起了。</p><p>“一位大儒,还不够格,百万读书人,你敢杀吗?”</p><p>蓬儒开口。</p><p>刹那间,天牢激射出一道无与伦比的浩然正气,没入了八玉圣尺之中。</p><p>与此同时,悬浮在文宫之上的八玉圣尺,爆发出恐怖的力量,直接冲向陈正儒体内。</p><p>嘭。</p><p>下一刻,陈正儒整个人倒飞数十米外,体内浩然正气被封。</p><p>这个节骨眼上,蓬袁自然不可能让一个陈正儒坏了他的好事。</p><p>“妖魔出世,我辈读书人,同心诛妖。”</p><p>蓬儒的声音响起,传达至京都每一个读书人耳中。</p><p>“诛妖。”</p><p>震耳欲聋的声音在这一刻响起,这是百万读书人的意志。</p><p>此时,八玉圣尺也绽放出璀璨光芒,几乎就要复苏了。</p><p>“许大人绝不可能是妖魔,你们这些读书人,不得好死啊。”</p><p>“你们就是嫉妒我许大人,各位百姓,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得逞。”</p><p>“许大人,为我大魏,做出如此贡献,我等历历在目,反倒是这些读书人,一个个这般,各位,他们想要杀许大人,就先杀我们。”</p><p>“我就不信了,圣意再强,强的过我们这些老百姓,没有我们这些老百姓,圣人算什么?”</p><p>这一刻,百姓们回过神来了。</p><p>他们一直处于惊愕状态,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一直到现在,他们彻底明白这帮人想要做什么了。</p><p>他们是想要害许清宵,百姓们怎么可能答应。</p><p>刹那间,有百姓站了出来,站在许清宵面前,对持着这些读书人。</p><p>很快,越来越多的百姓出现,他们纷纷站了过来,一个个目光坚毅。</p><p>这是许清宵的民意。</p><p>百万读书人,的确夸张。</p><p>但大魏京都的百姓,可比这些读书人多太多太多了。</p><p>京都天穹之上。</p><p>浩然正气形成君子剑。</p><p>然而百姓的民意,形成一块巨盾。</p><p>保护着许清宵。</p><p>也就在此时。</p><p>宫内。</p><p>许清宵一直在与文宫沟通,八玉圣尺出现,想要真正抵抗,就必须要借助自己脑海当中的天地文宫。</p><p>除此之外,别无他法。</p><p>可是想要真正觉醒天地文宫,以自己大儒的能力,还是不够。</p><p>必须要成为天地大儒。</p><p>才能激活天地文宫。</p><p>如若朝歌和破邪在的话,自己以大儒的能力即可。</p><p>天地大儒吗?</p><p>望着黑压压的天穹,狂风席卷宫中,将衣衫吹的猎猎作响。</p><p>这一刻,许清宵耳边没有了任何喧嚣之声,取而代之的是安宁,彻彻底底的安宁。</p><p>晋升天地大儒。</p><p>需要民意和知晓天命。</p><p>现在民意完全够了。</p><p>至于知晓天命,就有些难了。</p><p>并非是许清宵不知道天命是什么,而是不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p><p>顺天理而应本心。</p><p>既要顺从天理,又要从心。</p><p>细细想来。</p><p>许清宵认真琢磨,自从自己踏入儒道之时,自己所作的每一件事情。</p><p>仿佛都不是在顺从天理。</p><p>怒怼大儒,大闹刑部,斩郡王杀番商,太平诗会,文宫自证,平乱异族。</p><p>几乎每一件事情,都是绝境。</p><p>几乎每一件事情,在别人眼中看来,自己都不可能破局。</p><p>但自己都破局了,因为自己没有顺从。</p><p>如若顺从,当日严磊抓人,不知道多少人因此受到牵连,被发配边疆,这一生再也见不到亲人好友。</p><p>如若顺从,刑部压制自己,而自己这一生可能就这样碌碌无为,成为芸芸众生的一员。</p><p>如若顺从,不杀郡王,不为百万无辜枉死百姓伸冤,自己的良心将一辈子受到谴责,自己儒心自毁。</p><p>如若顺从,不杀番商,京都百姓,永无安宁,大魏京都则永远被一群人吸血。</p><p>如若顺从,太平诗会,国威扫尽,大魏文人,无抬头之日,沦为笑柄。</p><p>如若顺从,不去自证,遭人诟病,雷霆打击,一生抬不起头来。</p><p>如若顺从,当异族国的铁骑策马而来时,刀剑之下的每一滴血,都是大魏百姓之血。</p><p>尸骨如山,血流成河,以血铸史。</p><p>每一件事情,都出现在许清宵脑海当中。</p><p>而这一刻。</p><p>宫殿内。</p><p>一股恐怖无比的气息,从许清宵体内扩散而出。</p><p>可怕的浩然正气,席卷整个大魏京都,许清宵闭上了眼睛,他立在风暴之中。</p><p>所有人被这股气息给吓到了。</p><p>一双双目光看向许清宵,京都百姓,各国使者,百万读书人,文宫大儒,六部尚书,诸位国公,满朝文武,包括女帝。</p><p>每一双眼睛都落在了许清宵身上。</p><p>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许清宵能释放出如此强大的气息。</p><p>可就在这一刻,王新志的声音响起了,显得无比激动。</p><p>“许清宵在顿悟,他要踏入天地大儒之境了。”</p><p>他的声音响起,一时之间,无数人惊愕,百万读书人最为惊愕,那些大儒们也纷纷惊愕了。</p><p>谁都没有想到,在这个时间段,这个节骨眼上,许清宵竟然在顿悟。</p><p>他竟然还有心思顿悟,而且看这个迹象,许清宵可能要突破天地大儒之境了。</p><p>众人惊愕。</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