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南朝凶猛第2/3段
赵彦韬只觉得两眼一黑,跌倒在地,部将们赶忙去扶他。孙遇抓着赵佛疯狂的摇晃:“你说什么!你说什么?!”
赵佛涕泗横流:“孙大人,咱们两家,都死了,都死了!”
赵彦韬艰难的被部将扶了起来,咬牙切齿的下令道:“应海,召集人马,包围府衙!”
“是!”
马言恩等了许久,不见赵彦韬,心下着急,突然手下来报:“尚书大人,罪将赵彦韬正在府衙外等候您。”
马言恩心下疑惑,莫不是走露了风声?下令手下提高警惕,走了出去。刚打开门,就看到无数军马将府衙团团包围,弓箭手拉弓搭箭,描着大门,赵彦韬披甲执挂,提着长刀立在马上,孙遇也在他旁边。
马言恩大惊失色:“赵彦韬!你想干什么?!”
赵彦韬咬牙说道:“放箭!”
箭如雨下,护卫赶快叫道:“保护大人!”挡在马言恩身前的数人眨眼间就被射成刺猬,无数火把扔进府衙,大火冲天而起,赵彦韬驱马踏进府衙,对准马言恩当头一刀,劈成两半!喊杀声响彻府衙。
公元964年十一月,赵彦韬起兵造反,从者万余计。蜀国大将黄阿比率军猛攻剑门关,双方死伤甚重。
与此同时,大宋北路以新任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为副都部署,前锋将军王师定为前军统领,率步骑六万出凤州,沿嘉陵江南下;东路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为副都部署,禁军侍卫统领呼延赞为宣抚使,率步骑四万出归州,溯长江西进。两路入川。
与此同时,北汉大将刘继业率兵五万南下,李唐命已经洗刷冤屈的林仁肇起复为帅,率兵十万北上,一时间九州烽火!
孟昶心急如焚,北路大将黄阿比根本不是王全斌的对手,连战连败,绵竹城被宋军团团包围。南路王昭远和刘廷让数次激战,呼延赞勇猛异常,常常单骑冲向蜀军中军,所到之处人仰马翻,王昭远只得依托地形,节节阻击,宋军却如潮水一般,没有尽头。
话分两头,西川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大宋江淮地区却是局势紧张。以燕王赵德昭为首,同平章事,皇四弟赵光美,礼部侍郎方礼为辅的江淮诸军,却又一次遇上了整个大宋都不想面对的敌人——林仁肇。
这一次林仁肇也是倾尽李唐精锐而来,除了谋士温晖,韩重登,向温,樊金和朱寺这些名将外,还带着周今启,闫改之,顾陵。
淮水岸边,宋,唐两军对阵。燕王赵德昭同四叔赵光美年纪相近,一身金盔金甲,第一次领兵在外,他想和父皇一样,威震天下。高处恭提着银枪,远远望着唐军阵型,队列整齐,旗帜随风摇摆,刀甲鲜明。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韩重登也看到了高处恭,指着他对一旁的顾陵说道:“你看,就是那拿银枪的,那个人就是高处恭,武艺高强不在我之下。”
顾陵提着一根狼牙铁棍,棍头尖刺锋芒毕露,狼牙棍头只是放在地上,地面的土都凹下去一些。
“小爷看他的枪也没几斤,韩重登,你敢骗我!”顾陵眼神不善的盯着韩重登。
林仁肇对顾陵说道:“陵儿,不怪重登,是我让他哄你前来的。”
顾陵听了这话,不满的说道:“林爷爷,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我好武是不假,可我并不喜欢沙场乱斗,毫无招式可言,无趣的紧。”
林仁肇叹了口气,说道:“林爷爷没几年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带兵打仗了,你要怪就怪吧,是林爷爷私心,想借你的勇武,定鼎江淮……”
顾陵从小是林仁肇看着的,早年顾家朝堂上形势不利,林仁肇将顾陵带到林家,才幸免于难,故而有爷孙之情。林仁肇如此说了,顾陵心软下来,说道:“林爷爷既然如此说了,我便替你圆这愿望。”
说罢顾陵驱马上前,高声喊道:“宋军烽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