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救灾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回禀陛下,微臣在想如何治理黄河,故而走神,还望陛下恕罪。”

  赵匡胤眉头一挑:“哦?你会治水?”

  赵普眯着眼看着唐月轻:“此乃大事,不可妄言。”

  唐月轻看着这胖大叔,没白教他儿子。内心触动,面上却毫无表情,拱手说道:“启禀陛下,黄河水患,微臣愿意,并且能够治理,但微臣需要答应微臣三件事,方能成功。”

  臣子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赵匡胤看着唐月轻说道:“你可知,这是多重要的事?”

  唐月轻眼神清明,抬头看着赵匡胤:“微臣知道。”

  “你说吧。”赵匡胤眼里燃起了希望,这小子,依照以往的情况来看,说不定真的行。

  “第一件事,微臣要调动威戎军前往灾区,望陛下恩准。”

  赵匡胤略微一思索:“准。”

  “第二件事,微臣要专擅之权,所有治水的人,钱,物,均由微臣一人决断,旁人不得过问!”

  立刻就有人质疑起来:“唐大人,全部由你决断,这不好吧!你若是以次充好,中饱私囊,又该如何?”

  唐月轻回头看着这官员问道:“要不大人您来治水?”

  那官员胡子一抖,默默退了回去。

  赵匡胤看了那官员一眼,问唐月轻:“还有一件事呢?”

  唐月轻眸中寒霜锋利:“微臣要先斩后奏,便宜行事之权。”

  赵匡胤一愣,底下朝臣们终于坐不住了,嚷嚷起来:“这怎么行?如此莫不是成了唐末的藩镇了?!”

  “小儿太过狂妄!军,政,财尽握手中,是何居心?”

  “这小子定是有妄想的!不能允他!”

  满朝大臣,甚至和唐月轻交好的人家的官员,也反对起来。灾情最严重的滑州,离京城不过两百里,万一这小子起了异心……

  正当反对声此起彼伏的时候,唐月轻旁边站过来一个人,众臣纷纷安静下来。

  晋王拱手拜道:“陛下,臣弟恳请陛下恩准唐大人所求。”

  赵匡胤眼中露出一丝诧异。

  其他臣子们纷纷不说话了。晋王官居京兆尹,是个不上不下的官职。可谁都不敢放肆。因为这位刚刚三十岁的青年人,二十几岁就参与陈桥兵变,一手推动了大宋的建立。严格来说,他是唯一一个还站在朝堂中的开国武将。

  赵普眯着的眼睁开,也拱手道:“陛下,微臣也恳请陛下恩准唐大人的请求。”

  什么情况?

  宰执大人今天是怎么了?他不是一直帮着陛下明里暗里的削弱藩镇吗?如今怎么……

  楚昭铺亦出列附议,这没什么奇怪的,唐月轻是他儿子的师父,满城皆知。

  接下来,就看陛下的态度了。

  赵匡胤看着这一幕,似曾相识。想起来了,林仁肇第二次北伐,无人可挡时,唐月轻就是这样跪在自己面前,眼神清澈的提出异乎寻常,甚至有些忤逆嫌疑的要求。告诉自己能退林仁肇。自己相信了他,事实也证明,他没有辜负自己的信任。

  赵匡胤笑了,先是轻笑,而后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

  整个大殿都是他的笑声和回音。

  “朕常听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以前也觉得模糊,没什么感受。今日见了唐爱卿,才是真的见识了!”

  众臣心中一凛!陛下,竟同意了这种要求?这种近乎谋逆的要求!

  “传旨,封唐月轻为关南漕运使,总管河水泛滥之事,恢复其御龙直指挥使,威戎军节度使的称号,赐节钺,可便宜行事。青,郓,徐,邓四州吏民,见唐月轻持节钺,如见朕亲临!”

  “遵命!”

  四件麻烦事,一件丢给李继隆,一件丢给唐月轻。可还有两件。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沉默良久,抬头看着晋王。他的亲弟弟。

  “传旨,将武功郡王调回来,接替晋王的京兆尹。”

  晋王抬头,唐月轻抬头,赵普抬头,所有人都抬头,看着赵匡胤。

  “加封晋王为河北行营总管,领天雄军节度使,降任德义为副总管。调禁军两营四万,京师厢军三万,北御辽国。”

  晋王低头拱手道:“臣弟遵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