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策(一)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岑参默然无语,元载又继续说了下去:疲者,疲惫也。为何?平时老百姓闲来无事,聚在一起,赌博打架,喝酒嫖妓,容易产生事端不说,若有心之徒,加以利用,说不定就会加入叛军,对抗朝廷。所以,乘此国难之际,必要使百姓或参军或服役筑城,或铺路修桥,日日疲于奔命,可得一日两餐,数文铜钱活命,再无心思想其它事,如此,定能使四海升平。

  元载喝了一杯,又滔滔不绝到:有此三策,百姓必变弱。弱了自然易于驾驭治理,诸君都知,后汉豪强林立,百姓好勇斗狠,不服官府管辖,终于酿成黄巾大乱,国运消亡,故绝不能让百姓过于富强。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元载说的高兴,又把第五个字重写了一遍:辱,何为辱?我大唐百姓见官就怕,这是传统,即使刺史府管扫街的衙役,也可对不听话的刁民肆意殴打侮辱,使其丧失自尊,唯命是从,这还不够。还要使百姓互相辱,何为互相辱?各地官府都要设立铜匦,鼓励百姓申冤,互相告发,若有告发勾结叛军,或为叛军做耳目奸细,再有图谋不轨,贪赃枉法等事,皆可告发,一旦查实,可从被告发者罚没的家产里赏一部分给告发者。如此一来,百姓人人互相提防,就不容易聚在一起对抗官府了。各地可组织一些无知少年,告发其父母亲人,大义灭亲,树为榜样,予以表彰,如此一来此策必能快速实施,见到效果,不仅判贼奸细无处容身,更能充实国库,增加军费,我这个户部侍郎也算是为国做了点事。

  元载说说完这些话,叹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若时势不对,也是一事无成,骈死于槽枥之间。我的这些方略,要不是国家有难,也无用武之地啊。

  众人见识远不及他,不知如何答复,自然无话可说。只有张小敬道:鄙人一介武夫,原来只知道沙场杀敌,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多少兄弟命丧沙场,马革裹尸都是幸运的,如今想来,战争残酷至极,那里是长安市井之徒口中的百万天军征西域,飒爽英姿灭高丽那么诗情画意啊。只愿天下太平,咱大唐不要再有灾难。今日听元大人这么说,原来国家有难,还有如此好处呢,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下想不起来了。

  高适道:多难兴邦,多难兴邦啊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