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策(二)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岑参接着道:时移而势移,势移而法变,离乱之际,行申韩、商君之法,倒也未尝不可。只是如今天下官吏,大多是太上皇拔擢,受恩深重,如何能使百官俯首帖耳,忠心效命?

  元载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里做官,只为吃穿,只要陛下对百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发的了财,锦衣玉食,华服豪车。又有贪墨把柄在御史手中,他们能不害怕吗?如此恩威并用,何愁百官不尽心尽力效忠于陛下呢。

  岑参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此一来,贪官污吏横行,百姓怨声载道,民心向背,岂不动摇社稷根基?

  元载哈哈大笑,几乎笑出泪来:岑兄真是诚实君子,我天朝百姓,即使卖儿鬻女,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怕什么怨声载道,又何谈民心向背,哈哈哈。

  杜甫道:那如今这叛军?

  元载正色道:此次叛军并非我天朝百姓,大多是幽燕外族,塞北流民,无信无义,不忠不孝,岂能长久。我听广平王殿下说,贼首安禄山就是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所杀,这就是上行下效,安庆绪岂能统驭那些骄兵悍匪,久必生变。

  高适插话道:那外有叛军,内有贪官,这社稷江山岂不堪忧?

  元载道:叛军已是强弩之末,我看东都光复以后,我朝不用回纥相助,也可自行平叛了。至于贪官污吏,陛下可从御史台弹劾奏章里面选一些出来,不时抓几个,杀鸡儆猴,让老百姓知道陛下也是容不得贪污的,都是这些官吏太坏的,辜负了陛下爱民如子的心意。

  张小敬叹道:如此一来,百姓只会鸣放鞭炮,大呼陛下圣明,感恩戴德了。若是平时便少杀几个,若是国库空虚,便多杀几个,若是不效忠陛下,则随时可杀。反正贪官污吏,杀的越多,百姓越高兴,天下越安定。

  岑参道:那若我去嘉州,对百姓有教无类,多派教谕,使百姓都能识字,能读先贤之书,以开民智,以明事理,是否更好?

  岑参说完,元载也不知是真的笑出了眼泪,还是被酒呛到了:莫非岑兄认为能认字读书就会讲道理了?这天下不讲道理的,怕大半都是读书人吧,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啊。读书识字好比一把长矛,有人用它上阵杀敌,有人用它挑柴,有人用它杀人,更有人把它插在粪坑里,又有何用呢?

  元载接着说:看来我这五个字还不够用,还得再加一个“愚”字。黔首百姓嘛,先贤早就说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若是知道太多,朝廷官府威严何在?赵简子铸刑鼎,孔夫子不也是反对的嘛,“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总而言之,这民智,既不能开也无开的必要,有些刁民恶贼,读书识字以后,为了蝇头小利,也会舞弄笔墨,指鹿为马,颠倒黑白,陷害他人。巴结权贵又不顾礼义廉耻,则为祸更巨。而朝廷政令,天子威严,更是容不得任何人妄议置喙。岑兄这种念头,还请快快打消,要当做从来没有想起过。

  说完此话,只听雄鸡一唱,东方已泛白,天已将亮,众人也就各自回去安歇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