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证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祖籍襄阳,后来曾祖在外做官,全家便迁居巩县了”,杜甫转身回道。

  “杜拾遗为陛下效忠,奔波劳累,不知这些年可有回过家乡”?李公公还是淡淡的问。

  “已经好多年没回去了,如今妻儿都在富县,还没来及接回京师”。

  “那可有让人带书信回去过巩县”?李公公依然问的不紧不慢。

  “前些天在京师朱雀大街上遇到世弟严季鹰,因他着急赶路,也没来及写信,托他代为看望家中父老”,杜甫思索了一下说道。

  “严季鹰是故尚书左丞严挺之之子,名严武。严世伯和家父交情深厚,我两家乃是通家之好”,杜甫又补充说了一句。

  杜甫说完,李公公盯着他看了一会,笑道:“杜拾遗有孝心,最近辛苦,快和元侍郎回去休息吧”。

  元载和杜甫就告退出殿,这次却没有从玄武门出,而是一路走出大明宫丹凤门,来到了承天门外各衙门办公的地方。到了此地,元载才笑笑对杜甫说:“子美救人一命,功德无量。兴教寺建成,皇上和李公公必有奖赏,前途也无量”。杜甫心想他终于攀附上了李辅国,又一身治国经邦的才能,才是真正的前途无量,只是不知他说的救人一命是什么意思。待要细问,元载已经告辞走了。

  杜甫看他的背影轻快,知道此人这一身抱负终于有机会施展了,也替他高兴。毕竟有些人阿谀攀附,只是为了混个肥缺,盘剥百姓,作威作福,发财致富,比如那几个监工修庙的。而像元载这样的人,或许也会聚敛钱财,但起码是有真才实学的,沧浪之水浊兮,也已经难得可贵了。感慨了一下,还是不解疑惑,怎么刚才说了几句话,就能救人一命呢?救的是谁的命?怎么救的?又和严武有什么关系?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满腹疑虑。仔细一想,既然是房琯的笔迹,那么去找他问一下不就清楚了嘛,想来想去也没用。

  杜甫想明白了,就去中书省找丞相房琯。本来左拾遗就是中书省下属,他又去修了几个月庙,回来去本职衙门汇报一下,也是情理之中无可厚非的事。见了房琯,却也没说什么,丞相只是问了一下兴教寺的工程进展怎么样,可有什么问题,是否能按时完工等事,杜甫又像刚才那样回了一遍。丞相又问,这次回来是否见过皇上,李公公,有没有向皇上和李公公汇报过。杜甫自然说刚才已经见过李公公了。房琯就抬头看着他,杜甫明白他的意思,就说李公公无事,只是嘱咐他回去加紧时间赶工而已。房琯笑着点了点头。杜甫看中书省人多,知道不是说话的地方,也就告辞退下了。

  糊里糊涂进去,又糊里糊涂出来,杜甫索性不想了,出了承天门,到了胜业坊,找了个小肆吃了饭就躺下休息了,猜想今晚房琯必然找他。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