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追查中第2/3段
r />
下一个案件是2011年的中秋。
季风联系到死者一家的亲属,询问是否有人听过“王祀济”这个名字,并把画像发过去供他们辨认。
结果令人沮丧。
死去的蔡家人在城里居住多年,与乡下的亲戚鲜少来往,均未听闻。
只好再在2012年的母亲节一案中碰运气。
此案中遇害的郭家母子,仍有关系密切的亲人在世,便是那位母亲的亲生兄长。他对妹妹的死耿耿于怀,很多事都记得十分清楚。
这次,他们有了极大的收获。
2012年,郭亦芳女士32岁。这个年纪在青少年看来,或许已是中年女性。
可事实并非如此。
三十二岁还很年轻,只要不是终日劳作,这个年纪的女性脸上还未见皱纹,仍然美丽优雅。
郭亦芳结婚早,一毕业就结婚了,隔年就生了孩子。孩子长到一岁多,被发现有智力缺陷。夫妻两人为了孩子考虑,又生下二胎,希望次子能够在父母死后,继续照顾兄长。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长子5岁,幼子3岁之际,丈夫遭遇意外过世。
因为是工作导致的意外,公司赔了一大笔钱,保险公司也赔付了一笔保险金,金额不小,足够保障母子三人的生活。
但单亲母亲抚养孩子已经足够艰难,何况一个的智力还有问题。
郭亦芳的日子并不好过,父母和兄长都劝她再找一个,分担一下压力。
她自己也有意,丈夫死后的第三年,慢慢相看起来。
然而,虽然她生得漂亮,性情随和,还是老师,工作稳定,满足相亲市场的大部分条件,可两个孩子让人打了退堂鼓。个别相亲对象和她说,只要把孩子给她父母养,就同意处处看,但坚决不做后爹。
这或许是个明智的选择,但郭亦芳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孩子。
于是,其他人放弃了她。
郭亦芳的兄长很为她发愁,数次与妹妹发生争执。按照他的说法,孩子养一个就行了,智力有问题的那个就该丢给爷爷奶奶,凭什么让她一个人抚养?
兄妹俩几乎次次不欢而散。
但2012年初,事情出现了转机。
郭亦芳告诉哥哥,自己认识了一个不错的男人,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却没有萌生退意。
兄长问“他有没有孩子?”
“没有。”
“几岁了?”
“三十,比我小两岁,结过一次婚,没有孩子,但他很喜欢孩子。”郭亦芳喜气洋洋地说,“哥,我看得出来,他一点都不在意大宝的问题。昨天和大宝说了很久的话,一点都没有不耐烦。”
兄长由衷为她高兴,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怕对方图谋赔偿金“他做什么的?”
“在早教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