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战幕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这是用什么做的,外软内糯。”</p><p>燕浣纱退下去后,姜姞拿起桌上摆放的一块点心送到嘴里。</p><p>“以豆子精磨成粉,加上天然蜜糖熬制,裹上软面蒸食。你若喜欢,我让人给你送些过去。”赵淮中说。</p><p>姜姞嗯了一声,然后转入正题:</p><p>“我来给你送些东西,你猜猜是什么?”</p><p>钱呗,你师傅早跟我说了,你回神农氏祖地,凑钱粮去了赵淮中还知道除了姜姞,穆阳静必是也和神农氏族打过招呼。</p><p>否则单凭姜姞在神农氏的影响力,从家里绝对要不出多少东西。</p><p>刘琦迎接姜姞回来后,已悄悄汇报过,姜姞带来六辆大车,满满当当的东西,价值不菲。</p><p>此事赵淮中早有考虑,让刘琦将东西先收下。</p><p>他那日虽是半开玩笑的说缺粮钱,但姜姞,包括穆阳静是一片好心,数百里的往返取来财物,当面推拒显然不合适。</p><p>先收着,等以后有机会,加倍还回去就是。</p><p>何况神农氏族就在大秦境内,某种程度上,他们和大秦早成为利益共同体。</p><p>神农氏也是认识到这一点,才允许姜姞败家倒贴,拿出这么多财物侍秦。</p><p>赵淮中收了东西,姜姞窃窃欣喜,俏脸明媚。</p><p>两人遂在储君府各处走动。</p><p>不久之后,忽有内侍过来通报道:</p><p>“大王从翠华山回宫,请储君过去相见。”</p><p>赵淮中对姜姞道:“我要入宫,天色不早了,你晚上在我府上住?”</p><p>姜姞微微摇头:“我回来还未去见过师尊,一会儿要回学宫去了。”</p><p>两人一起出了储君府。</p><p>姜姞带着十余名帮她把东西送到储君府的神农氏族人,去找穆阳静。</p><p>夜色初降。</p><p>章台宫。</p><p>一个刚满岁的女童,身穿黑色绣着浅绿花蔓条纹的裙子,正在宫殿前的台阶处爬上爬下。</p><p>女童长得颇为可爱,大眼睛塌鼻梁,迈着胖乎乎的小短腿,爬台阶时一不小心坐倒在地,把旁边的侍女们吓了一跳,正要去扶,赵淮中的声音响起:“让她自己起来。”</p><p>他从庭院外走进宫门。</p><p>地上的女童,是庄襄王和赵姬的小女儿赵盈。</p><p>等她自己从地上撅着屁股站起来,看向赵淮中,忽然张开粗短的胳膊,求抱抱。</p><p>赵淮中没理她,招了下手,示意让她自己走。</p><p>此时身着黑色长裙的赵姬,从宫殿内出来,见到赵淮中,顿时眉开眼笑。</p><p>娘仨一起进入章台宫。</p><p>半个月不见,庄襄王正坐在寝殿内翻阅竹卷,脸上略显倦容。</p><p>赵淮中下意识的回头瞅瞅赵姬,容光焕发。</p><p>老爹的人伦术白练了赵淮中给庄襄王请安。</p><p>“寡人不在这些时日,得知王儿政事勤勉,心中甚慰。”庄襄王勉励道。</p><p>他随即和赵淮中就他离开这半月的一应事宜,展开交谈。</p><p>爷俩谈起国事,直到深夜,赵淮中才回到宫内的住处,入寝休息。</p><p>八月多雨。</p><p>至子时,雷声隐隐,很快就有雨水落下。</p><p>闪电照亮了夜空。</p><p>赵国北境,边防。</p><p>城楼上站着一名中年将领,身披带有暗红饰纹的深色儒衫。</p><p>其站在城楼上,身形如同标枪般笔挺,给人一种锋芒暗藏,无法撼动的坚凝观感。</p><p>他沉默不语的眺望着城外以北的荒野。</p><p>天上落下来的雨水,在其头顶三尺便偏移滑落,滴水不沾。</p><p>>“寡人不在这些时日,得知王儿政事勤勉,心中甚慰。”庄襄王勉励道。</p><p>他随即和赵淮中就他离开这半月的一应事宜,展开交谈。</p><p>爷俩谈起国事,直到深夜,赵淮中才回到宫内的住处,入寝休息。</p><p>八月多雨。</p><p>至子时,雷声隐隐,很快就有雨水落下。</p><p>闪电照亮了夜空。</p><p>赵国北境,边防。</p><p>城楼上站着一名中年将领,身披带有暗红饰纹的深色儒衫。</p><p>其站在城楼上,身形如同标枪般笔挺,给人一种锋芒暗藏,无法撼动的坚凝观感。</p><p>他沉默不语的眺望着城外以北的荒野。</p><p>天上落下来的雨水,在其头顶三尺便偏移滑落,滴水不沾。</p><p>“这么大的雨,请将军回去休息。”一名青年副将,全身披甲,站在其身后。</p><p>中年将领正是赵国名将李牧。</p><p>“匈奴可能会趁雨夜奇袭,你下去做好准备,若有异常,可由西侧出城,迎战匈奴。”</p><p>李牧的声音充满金戈铁血的果断,干净清透:</p><p>“我上奏要求抽调东线兵员来对付匈奴,大王可有回复?”</p><p>“正要对将军汇报此事。”</p><p>青年副将道:“大王说要严防秦人,东线兵员万万不可抽调。还说让将军奋勇作战,待赶走匈奴,回到王都必有封赏。”</p><p>李牧问:“秦储曾让人秘密送来信卷,承诺不会在匈奴来袭时攻赵,我亦就此事秘奏过大王。</p><p>大王可有提及?”</p><p>副将:“大王说此必是秦储迷惑将军之计,秦人虎狼成性,残暴处丝毫不输匈奴,让将军切不可上当。”</p><p>李牧沉默下来,不再开口。</p><p>次日早。</p><p>风雨退散,朝阳初生。</p><p>赵淮中参加朝会时,原以为庄襄王归朝,自己要回到老地方站好。</p><p>想不到庄襄王示意他仍坐在这几日监国时的位置,对群臣道:“王儿处理国事得宜,以后就坐到寡人身畔,与众卿一起谈议国事。”</p><p>“诺!”众臣齐应。</p><p>赵淮中归国两年,国储的位置早无悬念。</p><p>有些朝臣已在考虑更长远的打算,准备逐步往赵淮中身边倾斜靠拢。</p><p>散朝后,赵淮中来到夜御府,第一件事就是接到匈奴攻赵的消息:</p><p>“匈奴人昨夜发起攻势,以轻骑扰袭入境。但赵将李牧早有防备,遣麾下赵军万余,迎头痛击,匈奴先锋五千余众,被赵军击溃,斩敌近千人,获小胜。”</p><p>赵淮中不动声色道:“继续关注赵境以北的动向,若有消息,随时报我知道。”</p><p>至当日下午,夜御府负责收发消息的书吏,再次前来汇报:</p><p>“匈奴游骑,分散成每百人为一个小队,三百人为一中队,五百人为一大队的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