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章 一部毕业作品带给我们的双重惊喜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天晚上,万众炮制出了一篇新鲜的影评,发在了自己的博客上。作为一个专业影评人,万众的博客上大大小小的也有几十万个粉丝。不然的话,也不会有机会恰《回家》首映这个钱。

  《一部毕业作品,带给我们的双重惊喜!》

  一个中规中矩的标题,符合万众一贯求稳,不夸张的写作风格。

  “受邀参加了一部电影的首映礼,是首都电影学院今年导演系毕业生的毕业作品。本来这样的一部作品,在我看来肯定是学院派气息浓厚还得有年轻人的莽撞和求异心理在内的。但,看完全片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

  “形式上来说,导演用了一种不是很新颖,但是就现在我们的观影习惯来说很是冒险的方式。整部电影一共由十个长镜头组成,每一个长镜头都在十分钟左右,整个故事也因此被镜头分割成了十个部分。这种方式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优点很明显,每一个段落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长镜头的使用让整个段落显得更加真实,同时也让观众的情绪始终都寄托在主角的身上。而且可以看出来,导演对每一个镜头都有精心的设计,哪怕是十分钟的长镜头,也不会让人觉得沉闷。运镜路线,镜头角度的选择肯定都是在无数次尝试中做出的那一个最佳的选择。”

  “超长的镜头设计,展现了导演扎实的基本功。她在使用这种对受众来说相对花哨的形式的同时,却在镜头设计中使用最平实的办法,没有一个带有情绪、带有表达欲望的镜头,全都是冷静而又客观的记录。这让我想起了霓虹国的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

  “尤其是在影片的倒数第二个镜头中,主角跟儿子对话的这一幕里,导演用超低机位构图、凝滞的镜头营造出了一种小津安二郎似的细腻。”

  “但,缺点也更加明显。十个长镜头,将故事整体分割,导致观众在观影的时候很容易就产生割裂感。尤其是当十个镜头内的故事都是整个故事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的时候。这使得割裂感更加的强烈。整个观影过程中,受众可以沉浸到某一个镜头内,但是就整部电影来说,沉浸感不强,每当镜头与镜头之间衔接的时候,观众就会立刻从沉浸中抽离出来。”

  “再之后,需要一个时间才能再一次沉浸到电影当中去。这也就使得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总有一种一口气憋住的感觉,每当我看的正入神的时候,镜头戛然而止,开始了下一个场景。瞬间,我就会从观影状态中脱离出来。”

  “再说说内容上。用导演的话来说,这是一部展现青年危机的电影。青年危机这个词,是导演说出来的,大意就是说一些大学毕业到三十岁之前的年轻人,他们所遇到的烦恼的困惑,迷茫和虚无。”

  “影片讲述了一个倒霉催的年轻人王建。从事业受挫,到老婆出轨,再到发现儿子不是亲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自己身患绝症.....这是一个特别具有典型性的形象。”

  “这个典型不是说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而是说,王建将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能会遇到的倒霉催的事情,都遇上了。几乎每一个人年轻人都可以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故事本身是一个悲剧。整部电影表现出来的情绪特别的低沉。王建在经历生活的重重打击之后仍然对一地鸡毛的生活抱有希望,想要挽回自己的家庭,可编剧却在一开始就暗示了王建的悲剧结尾。具体的我就不说了,那样算是剧透了。我能说的就是,这部电影上映之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看看第一个镜头中出现的所有细节,跟后面一一对照之后,就能看出来。”

  “这是一部可以致郁人心的片子,但是好在导演在最后给了一个温情的底。当然,这里的温情的底并不是说片子在最后出现的那一行字幕(这个字幕你们看了就知道了。),而是在最后一个长镜头中....具体的还得你们自己去看。”

  “整部电影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算是不错,如果满分十分的话,我给七分。扣掉的三分,一是整部电影带有明显的形式先行,内容靠后的味道,形式高于内容了;二一个则是扣在了音乐上,用的基本上都是罐头音乐,估计是因为没钱;最后一个则是故事本身有问题,虽然没有太大的逻辑硬伤,但抛开形势来看,故事稍显俗套了。”

  “但是最终我会给这部电影打八分,多出来这一分,一半送给导演,鼓励她的勇气,另外一半则送给这部电影的主演。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见过这名演员,只是在片尾的时候,知道这人的名字,叫董凡。”

  “王建这个角色的演出难度很大,在我看来国内能够把这个角色演好的青年演员不过一手之数。让我没想到的是,董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竟然可以将王建这个角色如此成功的演下来。”

  “虽然有很多瑕的我就不说了,那样算是剧透了。我能说的就是,这部电影上映之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看看第一个镜头中出现的所有细节,跟后面一一对照之后,就能看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