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新式农作物第1/2段
高士信肯定不会去东番,去了万一被扣住了,就回不到辽东了。在金门还无所谓,这里的人也扣不住他,他想回去随时可以走,凭借他的水性,游回去都轻轻松松。可是到了东番,那就没办法游回来了,中间的海峡最窄处都有一百三十公里,谁能游得回来?
只是现在他还不能一口回绝了颜思齐,否则颜思齐肯定会起疑心。
高士信考虑了片刻,决定嘴巴上先答应颜思齐:“颜长官,那晚辈大营跟您一起去。不过晚辈有个想法,我们多带些番薯、玉米和土豆过去,这些东西产量高,到了那边钟下来很快就成熟了,能以最少的地养活更多的人。”
事实上他已经打定主意了,要用颜思齐的船把自己送回北方去。带上番薯、玉米和土豆回到北方之后,他准备推广这些新式农作物。
还有辣椒,不能忘了。在金门岛上就有辣椒,也有番茄,不过不是种在菜地里,这些东西都是种在花圃中,是被人当成了观赏植物种植。
番茄被人称为狼果,当年的人们都认为这种植物有毒,只能观赏不能食用。
辣椒、番茄和向日葵是几乎同时进入大明的,这些都被当成观赏植物,没人食用。而番薯和玉米已经在南方开始种植了,人们知道可以食用;至于土豆,金门岛上也有土豆,可是挖出来之后,却让高士信大失所望:这些土豆的个头非常非常小,最大的也不过乒乓球大小,小的只有玻璃弹珠大小。
“这叫马铃薯,这东西有些有毒,需要经过选种之后才能食用。”当地的农民告诉高士信,说这种农作物不是随便种植成熟能挖起来吃的。
这点那农民倒是没说错,后世种植的土豆都是经过几代育种,变得没有毒了,才能当成种子种植然后成熟,提供给人食用。而这个时代的土豆大多数都没有经过育种,是否有毒都不好说,可能有些有毒,有些无毒。
“既然这东西有毒,你们为何种植?”高士信问道。
那农民回道:“不管是有没有毒,只要在火中烤得熟透了,都可以吃了。”
这一点高士信倒是知道,土豆的毒素是一种生物碱,在高温下烧烤,就把生物毒性破坏了,就变成了无毒的美食。
老农挖出了满满一箩筐土豆,拿出一部分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土豆埋进坑内,上面覆盖上泥土,然后把收集起来的树叶树枝堆在上面,取出火石火镰打着了火,点燃柴禾堆。火烧了大约半个时辰,老农灭了火,把土坑刨开,从中取出土豆。
“兄弟们,来吃东西了!”高士信招呼和他一起来的蔡九仪、吴六奇等人。
从沙土中挖出来的烤土豆散发着一股清香味,土豆的个头很小,但是皮也非常薄,烤熟的土豆捧在手中,趁着热乎,轻轻一剥,就把薄得像张纸一样的皮给撕扯下来。
小土豆吃到嘴里,味道还真不错。自从来到大明之后,他到现在为止都没吃过这东西,现在吃起来还真的有一种怀念的感觉。
“大爷,您这里有多少土豆?我全部收了,过几天要准备装船带走。”高士信问道。
“有两千多斤吧。”大爷回道。
“才两千多斤啊?你这几亩地土豆?”
“三亩。”
高士信心里嘀咕着:这产量也不是很高啊,一亩才六百多斤。再问了番薯的亩产量,也才八百多斤的亩产量,都不是很高。
这时候这些高产作物都还没有经过改良,亩产量并不是非常高。但是比起小麦和水稻来,还是高了不少,而且这些植物的生长期也比小麦和水稻短,对土地的要求低,正因为如此,所以到了运气好到爆棚的大清,康麻子和十全老狗年间,这些已经改良的农作物全面推广开来,早就了番薯盛世,使得老百姓饿死的事情减少了,再加上当中的雍正年间采取了官绅一体政策,许多挂靠在有功名的读书人下的那些隐田也清理出来了,一些黑户也被报了上去了,这又造成了人口暴增的假象,所以造就了螨遗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
晚上回到了兵营宿舍内,蔡九仪不解的问道:“老大,您真的要跟着颜思齐去东番?”
高士信摇了摇头:“我当然不会去东番,我还想早日回辽东杀建奴呢!但是当时我不答应他,就怕他起了疑心。我们先把这些新型农作物收集够了,到时候搬上船,我们利用他颜思齐的船把我们送回北方,随便把这些高产作物都带回去,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地里种植了。”
“老大,我们如何利用颜思齐的船把我们送回去?”吴六奇问道。
“很简单,我们
这时候这些高产作物都还没有经过改良,亩产量并不是非常高。但是比起小麦和水稻来,还是高了不少,而且这些植物的生长期也比小麦和水稻短,对土地的要求低,正因为如此,所以到了运气好到爆棚的大清,康麻子和十全老狗年间,这些已经改良的农作物全面推广开来,早就了番薯盛世,使得老百姓饿死的事情减少了,再加上当中的雍正年间采取了官绅一体政策,许多挂靠在有功名的读书人下的那些隐田也清理出来了,一些黑户也被报了上去了,这又造成了人口暴增的假象,所以造就了螨遗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