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王雱!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李管家见王安石点头,便欣喜道:“说起这个陈静安,也是颇为传奇,市井之间传闻,他并非什么普通百姓,他的父亲陈年谷,据说也是一位读书人”</p><p>李管家将陈静安的身世给细细道来,竟没有什么偏差之处。</p><p>原因可能是因为汴京百姓喜好八卦,也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缘由。</p><p>陈静安一出名,他的底细便被挖得差不多了。</p><p>李管家从陈静安的身世开始,到进京之后的作为,后来又拜师张载,以及静安四句、少年大宋说等事情一一说来。</p><p>这些王安石以及王雱是看过曾巩的关洛宴记的,倒是知晓一二。</p><p>但李管家接下来讲得元夕夜的事情,王安石父子因为在路上,却是不曾听说过。</p><p>王雱颇感兴趣:“这几首诗词,管家是否还记得,不如念诵来听听?”</p><p>李管家笑道:“老朽哪里记得住,不过倒是抄了过来,我去给公子您拿来。”</p><p>李管家赶紧去拿了过来,父子两人换着看,俱都看完。</p><p>王安石不由得赞叹道:“这几首诗词,若竟真是仓促间作成,那这陈静安之才华真是令人惊叹啊!</p><p>这诗词每首都是传世之作,尤其是这青玉案以及破阵子,一是元夕词第一,一是大气磅礴,爱国之心拳拳可举,真是令人惊叹啊!”</p><p>王雱看了良久,听闻父亲的话,思索了一番道:“父亲,我倒是有个想法”</p><p>他看了看李管家,李管家立即会意,赶紧道:“老爷少爷,老奴还有事情要忙,若是无事,老奴这便去忙了。”</p><p>王安石笑道:“那管家便忙去吧。”</p><p>李管家赶紧走开。</p><p>王安石看管家离去,便看着自己的儿子。</p><p>王雱笑道:“父亲,这是个好机会。”</p><p>“嗯?”</p><p>王雱道:“这陈静安已经成了汴京城最有名之年轻人,父亲此次进京,乃是携着大势而来,新皇登基之后,国库里已经是空虚至极。</p><p>陛下原本想以张方平的理财能力解决危机,但那司马光却是迂腐十足,硬是将其踢掉。</p><p>既如此,能够解决朝堂当下之危机的人,除了父亲便无其他之人。</p><p>想来接下来父亲受大用已经是必然,既然如此,父亲便要开始竖起大旗来了,一个好汉三个帮,有如此少年英才,最好是收归麾下。”</p><p>王安石沉吟了一下道:“这陈静安志向远大、诗才也是极好,但治国理政并非诗才志向决定的,恐怕招揽来也没有什么大用。”</p><p>王雱却是笑道:“父亲却是想差了,这陈静安才能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他身后的关系。”</p><p>王安石恍然大悟:“关学!”</p><p>王雱点点头:“陈静安是张载的弟子,而且看起来张载是想将其立为关学掌门人。</p><p>关学是一杠大旗,父亲若是能够将陈静安收归麾下,那么张载兄弟、蓝田吕氏兄弟等关学之人也必然会向父亲靠拢。</p><p>蓝田吕氏是关中大族,有他们支持,父亲的新政之执行事半功倍矣。”</p><p>王安石闻言点头:“此言有理。”</p><p>王雱受到了鼓励,笑道:“张载是嘉佑二年之进士,如今嘉佑二年之进士是朝堂中新近崛起之势力。</p><p>苏氏兄弟即将丁忧结束、王韶从熙河归来、吕惠卿、邵雍等人也是渐渐走上关键位置。</p><p>若是能够以张载为纽带,将嘉佑二年的进士们拉到父亲的麾下,父亲大事可成!”</p><p>王安石不由得眉头飞扬。</p><p>赵顼此次召他,他是心下有所预计的,只是这些年他只顾养望,却是没有自己的根基,若是陛下当真委任,却是要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p><p>他原本是想着上去之后再寻一些可用之人,但那种方式未免草率,但也是无奈之举。</p><p>若是真如儿子所说,能够将关学门人、嘉佑二年进士都悉数拉入麾下,那么他的根基便会夯实无比,届时无论实行何等政策,都会事半功倍。</p><p>只是</p><p>“父亲可是为如何招揽这陈静安而苦恼?”王雱闻琴知雅意道。</p><p>王安石点点头道:“为父所虑有二,一是如何招揽,二是如何安置?”</p><p>王雱笑道:“招揽之事,父亲不用多管,儿子也是年轻人,先由儿子去接近他,探听一下他的意思,先处好关系。</p><p>等父亲被委以重任,不用儿子说,他都要主动投靠过来的</p><p>至于如何安置,父亲可招为幕僚,等下一次科举时候中举,父亲再给与一些官职便可。</p><p>他若是真有才华,便给与重要官职亲大事可成!”</p><p>王安石不由得眉头飞扬。</p><p>赵顼此次召他,他是心下有所预计的,只是这些年他只顾养望,却是没有自己的根基,若是陛下当真委任,却是要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p><p>他原本是想着上去之后再寻一些可用之人,但那种方式未免草率,但也是无奈之举。</p><p>若是真如儿子所说,能够将关学门人、嘉佑二年进士都悉数拉入麾下,那么他的根基便会夯实无比,届时无论实行何等政策,都会事半功倍。</p><p>只是</p><p>“父亲可是为如何招揽这陈静安而苦恼?”王雱闻琴知雅意道。</p><p>王安石点点头道:“为父所虑有二,一是如何招揽,二是如何安置?”</p><p>王雱笑道:“招揽之事,父亲不用多管,儿子也是年轻人,先由儿子去接近他,探听一下他的意思,先处好关系。</p><p>等父亲被委以重任,不用儿子说,他都要主动投靠过来的</p><p>至于如何安置,父亲可招为幕僚,等下一次科举时候中举,父亲再给与一些官职便可。</p><p>他若是真有才华,便给与重要官职,若只是工于词句,便给与一些清高职位便可。</p><p>这里面关键之处,是通过他招揽关学门人以及嘉佑进士,至于他本人,以其为千金马古即可。”</p><p>王安石笑道:“嗯,那便交予你吧,不过不可傲气,年轻人才气高,便难避免傲气,你若是傲气,别说招揽,恐怕到时反成仇。”</p><p>王雱有些不悦道:“父亲也是忒小看儿子,儿子虽有傲气,然却是知轻重的,这是大事,儿子岂会任性?”</p><p>王安石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为父自然是信你的。”</p><p>王雱这才转嗔为喜。</p><p>王安石笑了笑道:“今夜为父要赴欧阳宗师晚宴,你一起去吧。”</p><p>王雱却是摇头:“儿子有些疲累,想要早些歇息。”</p><p>王安石有些担忧:“雱儿可是身体不适?”</p><p>王雱赶紧安慰父亲道:“没有,只是一路旅途有些疲累而已,睡一觉就好了。”</p><p>王安石这才放心下来,不是他敏感,而是他这儿子虽然聪明绝顶,但身体却是自幼孱弱,由不得他不担忧。</p><p>既然不是身体不适,王安石便放心了,他歇了歇,便去了欧阳府赴宴去了。</p><p>至于要不要换掉一身长途跋涉的灰尘仆仆的衣衫,洗一洗脸上的油腻却是不在他的思虑之内的。</p><p>王雱却是摇头叹息。</p><p>他不去不是真的身体疲累,而是不愿意去,欧阳修现在深陷麻烦之中,父亲若去,难免要惹些麻烦的,但父亲这人又是劝不得的。</p><p>说起欧阳修,今年已经是六十一了,由于一年前的“濮议之争”,朝中不少人都对欧阳修恨之入骨,很想将他弹劾去位,只是苦于找不到机会。</p><p>二月,朝廷为英宗举行大丧仪式,百官皆缟服素袍,以示哀悼。</p><p>欧阳修一时疏忽,在丧服里面穿了一件紫底皂花紧丝袍,拜祭时被监察御史刘庠发现,立即上书弹劾,强烈要求朝廷对欧阳修予以贬责。</p><p>赵顼皇帝压下了这份奏章,只是派内使悄悄告诉欧阳修,叫他尽快换掉里面的紫花袍子。欧阳修极为惶恐,回家后立即闭门待罪。</p><p>“紫袍”事件刚刚过去,一次更大、更恶毒的弹劾又落在了欧阳修的头上。</p><p>淄州知州薛宗孺,是欧阳修夫人的堂弟,他在任水部郎中时曾荐举崔庠充京官,后来崔庠因贪赃枉法被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