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更艰难的旅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那行,听你的安排。”虽然心里有点忐忑,郝仁还是听从了穆言的安排。



会开到这,所有议题差不多结束了。



“穆言,你留一下,其他人有事可以先走。”郝仁说完,大家收拾了一下陆续走出会议室,只剩下郝仁和穆言相对而坐。



“关于下半年营销预算的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郝仁说。



一听预算的事要私下谈,穆言就有点不好的预感,郝仁明显对营销预算持保留意见。



去年第一款产品发布的时候,穆言运用了之前的媒体资源,将产品定位和新农村建设联系在一起,很好地提高了产品在农村市场的认知度。但说到底,消费者的注意力是转瞬即逝的,没有持续的内容输出,产品终究会淡出消费者的视线之外。



尤其今年开始,竞争环境加剧,各大品牌的营销投入直线上升。就拿排名比耀华高一位的远征终端来说吧,今年不输高科的广告投放,是去年以高达1.06万的价格拿下央视三个黄金广告段位的投放权,一时之间,你的科技时尚传遍全国。



去年,耀华民间征集代言人的活动在门店引发排队,但终究只是小打小闹。远征终端则直接策划了中华数码小姐大赛的电视节目,引来众多模特参加,其中不乏知名模特,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一时风头无两。



截至目前,耀华的营销策略还偏于常规,费用在众多厂家中中等偏下,创意方面也更为务实,不谈格调,不请代言,有一说一地呈现卖点,用词也着实谨慎,从不夸大其词。



这与公司技术起家的工程师文化相关,也与郝仁的性格相关。郝仁平时和大家相处口无遮拦,真到白纸黑字对外宣讲时,却又严谨得可怕,叫让消费者误会的擦边球都不愿意打。



这就让穆言的工作很难做,穆言希望公司产品能有匹配甚至超越销量的声量。当所有同行都在加码的时候,耀华还在维持原状,差距就会越拉越大,这就是穆言最着急的地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营销终究是没钱难办事。公司初创时前途未卜,营销费用紧张,穆言完全理解,竭尽全力节约开支。现在第一款产品一炮打响后,利润情况很好,穆言就向郝仁提出了增加营销费用的方案建议。



看穆言在那里思绪万千,郝仁能猜出她在担心什么,于是笑了笑说道:“我看了你新的提案,很精彩,按照这个方案,其实你申请的费用并不多,为了节省开支你绞尽脑汁了吧!”



“老板,你要不直说不行,给痛快点,搞得我现在心情像坐山车。”穆言说。



“我想和你商量就是能不能换个方案?”郝仁问。



“为什么?这个方案有问题?”穆言不解,一成的代言费,两成的线下活动,七成的媒介推广在业界是比较合理的比例,预算的总额已经是中等偏下。



“我觉得这个方案有点军备竞赛的意思,所有竞品做的事我们都投入,哪怕做得更用心,消费者也会疲劳,未必看得出你精心设计的差异。”郝仁说。



“其实,我也是担心这点,而且我们的费用确实不如其他人充裕,但……”



“你再回去想想,能不能另辟蹊径,找一个没人做过突破点我们全面集中投入。”



“费用是不是还和去年持平?”穆言小心试探道。



“可以略有增长,但我想把费用的重头还是给到产品,从根本上解决营销费问题。”



“如何从根本解决?”



“为什么现在各大国产品牌加码营销,无非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需要从推广上差异化产品。我们如果能直接从产品差异化,营销发挥的空间会才会更大。”



独特的产品卖点是独特营销的核心,郝仁说的这一点固然没错。如果产品销售过度依赖营销,容易陷入竞争死循环,没有特点硬抠特点,没有办法硬想办法。



“明白了,我回去再想想。”



“你别误会,这不是对营销的不重视,而是觉得你可以找到更有挑战的办法。”



“知道了,不给预算的老板一般都这么忽悠员工的。”



“唉,我真的好穷,你知道水煮鱼他太能花钱了,我们多担待下。”



“……”



走出会议室,穆言微蹙眉头,到底什么才是还没人做过的突破点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