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三章:热火朝天第1/2段
大明为什么完蛋了?
文恬武嬉,兵丁怨恨朝廷,太多老百姓活不下去,长城千疮百孔。
等同于硬件、软件都不行了。
封建王朝的商贾,只要是大商贾,不搞官商勾结根本做不大。
所以黄毅当下的任务是强大自己,根本没去想怎么对付卖国晋商,最起码在翅膀硬了之前不去干这件事。
但是雁过拔毛必须有,这才符合一个大明官员的尿性。
嘿嘿!老子在关外,谁管得了?
管他哪家的商号,运输大量粮食从张家口出关必然经过黄毅的势力范围。
黄毅给李管事明确答复,建议李维达放心大胆做东边的粮食生意,并且要求李管事回去后立刻放出风声。
所有出关的粮食都得在张家口北八十里书写硕大的“宝塔镇河妖”处留下买路钱。
买路钱绝不多要,三十取一,三十车粮食得留下一车,也仅仅是贩卖粮食和钢铁必须留下买路钱,其他的不需要。
不肯给买路钱的,当然是抢光所有的货物和车马,投降的伙计、刀客都送去挖铁矿石、挖煤,直到他们的东家拿银子赎人。
黄毅如今有大明朝千总武官的实授,当然不能这么干。
但是盘踞在张家口北边大山里的马贼团伙可以呀!
拦路抢劫的肯定是以络卜奇、郁少山、北天王、成独眼、马鹞子等等为首的马贼联合体。
李管事回去后没几天,又来了,这回他只是个带路人,是陪着耿章华、耿七、柳传宗、李维达几人来的。
他们还顺便带来了三百六十户一共一千二百余口辽民。
这些人虽然蓬头垢面但是精神面貌瞧上去还不算极度糟糕,也没见着饿得奄奄一息的。
他们不是来自东江镇、也不是来自登莱,而是京畿之地统计出来的辽民中的一小部分。
这当然是耿如杞上奏朝廷,言辞凿凿接收安置一万辽民、流民的结果。
京畿之地被建奴烧杀掳掠几个月,难民以十几万计,流落到关内的辽民更加凄惨。
当地州府县城的官员都为安置灾民之事头疼不已!
耿如杞的奏疏内容上了邸报后,京畿之地的不少州县贴出告示。
得知宣大愿意接收一万流民、难民、辽民后,当地难民根本不相信,他们故土难离,不肯走去相邻的宣大。
无枝可依的辽民只剩下烂命一条,无所谓,哪儿肯给碗稀粥喝都是奢望,当然愿意拖家带口来宣大碰碰运气。
谁知道好事来了,居然有宣大的官吏给办理收容,每天早晚都给一大碗粥喝,并且有兵丁领着他们往张家口走。
这些人要的不多,一天吃两次,每一次都能喝到一大碗杂粮粥,足以让他们听话。
他们很顽强,一路上互相搀扶,居然做到了没有人掉队,也没有人死在半路上。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穷人最最难熬的是冬天,不知道多少人会死于饥寒交迫。
能够坚持到春天的都具备顽强的生命力,老弱基本上做不到。
天气越来越暖和,再一天有两大碗粥吃,走几十里路而已命一条,无所谓,哪儿肯给碗稀粥喝都是奢望,当然愿意拖家带口来宣大碰碰运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