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八千里路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辞别老读书人,一行人毅然决然,转身便向北而行。



起初几日,黄泥大道上,不时会有一队队铠甲鲜明的骑兵,如一阵风般狂卷而过。



也遇到过几支押运粮草辎重的队伍,混杂不少年老体弱的民夫,看起来面貌不佳,一个个面黄肌瘦、神情委顿。



何长安暗中观察过,将近一半的民夫,眉心藏有妖鬼之物的烙印。



兵卒中间,至少有一成左右,或神魂有印记,或有暗伤,被阴煞之气伤了修行根基。



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他根本想不出,如果前线将士也是如此,这仗、还怎么打……



从长安城都北方边境,足有八千里路,按照何长安、李义山的想法,他们这支‘精锐之师’应该抄近道,急速赶赴前线。



但老读书人叮嘱过,务必让他们一路缓行,顺道看看这所谓的人间,对今后的读书、修行都会大有裨益。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大致便是这个意思。



于是,几人略加商议,便加入一支押运粮草辎重的队伍。



刚开始几日,对于身穿斩妖使服饰的何长安,押运官吴勇良处处设防,不敢与之深交。



大唐斩妖司名声不太好,尤其在官家们看来,无疑于皇家鹰犬、朝堂走狗,绝大多数人对斩妖使都是敬而远之。



何长安也无所谓。



该吃吃,该喝喝,一有时间,不是坐在一旁发呆,捉摸那根古怪的‘小黑棍’,就是一声不吭的打那套‘古拳法’。



顺带着,悄悄炼化那些兵卒、民夫的神魂印记。



倒是那些书院读书人,在经过三五日的短暂磨合后,很快就与兵卒、民夫打成一片,有说有笑,称兄道弟。



对这些读书人,何长安心里还是挺佩服的,别看他们平日间大袖飘飘、满嘴骚话,可在具体事务的处理、待人接物方面,就很是不凡。



可见,书院学子,并非一味的埋首读书。



这让何长安很高看了他们一眼。



尤其是李义山、马代、沈岩几人,对行军布阵、兵械制造等方面,也有所涉猎。



甚至,那些读书人还开始教那些兵卒、民夫读书认字,辨认草药,教他们一些简单的修行法门,和一些实用的拳脚功夫,看的何长安咋舌不已。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当初、还是有些轻浮……



……



因为是押送粮草辎重,这一支队伍行走的极为缓慢,十几天过去,才堪堪走了不足千里。



此去北境,那可是八千里路,这个样子走下去,还不得几个月时间?



何长安不着急,反正他觉得现在战力值太低,就算早一日赶到前线,估计也帮不上什么忙。



‘弄不好、这次就成千里送一血……’



但那些读书人有些着急。



大敌压境,前线吃紧,北方边境不知已发生多少场大战,他们这些‘精英’却还在路上磨磨蹭蹭。



于是,在一个晚上,李义山、马代、沈岩来找何长安商量。



“小子,我们打算提前赶往前线,你啥意思?”一见面,李义山开门见山的问道。



“我无所谓。”何长安苦笑道:“反正,吕先生让我们缓缓而行,多看,多听,多做。”



三位读书人沉默了。



吕先生的确是如此这般安顿的,并一再告诫,凡事莫要急躁,三思而后行,言必行、行必果,要有点读书人的样子。



那什么才是读书人的样子?



李义山几人觉得,大唐读书人,就须如当年李太白、柳河东等先师大儒,提剑而行,斩妖除魔。



即便是做不到一声长啸,震响三军,也做不到万军丛中斩敌首级、如探囊取物,但起码也敢于慷慨赴死,舍生取义!



不止李义山等书院读书人如此作想,便是何长安,又何尝不是这般心思?



想当初,枪林弹雨中,他何长安也曾视死如归过……



但是!



老读书人的心思,定然不会如此简单,老头儿反复无所谓。”何长安苦笑道:“反正,吕先生让我们缓缓而行,多看,多听,多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