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1/4段
那海受宠若惊。
当叶书文来到新闻频道,把他和孟成叫到会议室,宣布那海成为代总监时,他脸上的惊恐、激动,还有羞涩,一连串细微的表情包和小动作,就像一名长期生活在角落里不被关注的差等生在大会上突然受到了表扬,红着脸,一顿一挫地问:“啊?怎么回事?宫总呢?”
一旁的孟成也瞪大了眼睛看着叶书文。
叶书文脸上闪过一丝忧虑。他压低了声音告诉二位,宫仁突发疾病,一时半会儿好不了。但是,这个情况暂时不要对外说,最起码在巡视组离开之前不要张扬。即使在频道内,也要控制好尺度,就告诉大家人病了就行了。强调家属不希望去探望,因为会影响病人治疗。眼下最要紧的,是维持频道稳定运行。孟成要全力做好协助工作。现在频道领导层就剩俩人了,担子非常重。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台里会酌情考虑再提拔一个副总监上来。
那海和孟成听得一头雾水,但仍然使劲儿点着头,表示一定全力以赴。
按照叶书文的建议,频道没有再开中层会传达台里关于“宫仁生病”的指示精神,只让孟成在微信的“新闻频道管理群”发了一条消息,那代总监就算上任了。
尽管底下制片人们一片惊叹和疑惑,但谁也不敢多问。只能按照领导要求埋头工作。
……
那代总监跟宫代总监虽然都是正式工,但做事风格完全不同。
那海比宫仁小5岁。父亲曾是省日报社某副刊的主编。算是媒体世家。那海性格不张扬,其貌也不扬。一米七不到的个头,穿着朴素。走起路来不紧不慢,从来没见他大步流星过,更别说跑。说话也不紧不慢,从来没见他滔滔不绝过,更别说嚷。那海即使生气,也是先把自己气得脸通红,瞪瞪眼,一歪脑袋,用眼神来藐视否定你。很难从他嘴里听到脏话。
这种性格,似乎做事也没什么主见。但恰恰相反。那海做业务很有自己的想法。《正午焦点》就是他一手打造的名牌栏目。
10年前,那海敏锐捕捉到,网络上有大量的全国城市电视台的社会新闻资源可以拿来所用。彼时,观众看电视的猎奇心理空前膨胀。这些新闻资源都是现成的节目,不需要做太多剪辑工作,只需换个包装,加个主持人的点评,就能吸引不少观众的眼球。
他主动向领导请缨,申请成立《正午焦点》栏目。这个栏目,如果非要说明自己的“知识产权”,那就是“售卖观点”。栏目定位就是以“犀利、辛辣、幽默”的点评为卖点的午间新闻大餐。那时候,国内同类型的节目已经不少,像什么“说天下”“读报”“传奇”等等,都属此种类型。
《正午焦点》一经推出,很快受到观众的热捧,就连很多广电员工都成了忠实粉丝。因为栏目播出的时间,正是广电食府开饭的点。黑压压的食堂内,很多人扭着脑袋,盯着墙上的电视机,跟着节目内容惊呼、感叹。风头一时无两,甚至超过了当红的民生新闻栏目《北江零距离》。两个栏目的收视率你追我赶,交替占据着北江广电台电视新闻类栏目收视榜首。成就了新闻频道“左膀右臂”的一段佳话。
尽管有人对这种“投机取巧”的节目死看不上,甚至讽刺它每天的内容就是“杀人放火搞破鞋”,但仍然阻挡不住《正午焦点》的收视率遥遥领先。
以20人的编辑队伍获得了70人的自采队伍同等的影响力和广告收益,从投入产出比计算,《正午焦点》远远胜出《北江零距离》。《正午》火了多年后,那海被提拔为副总监,并获颁“突出贡献奖”。
但在当时的总监牛小斌眼里,《正午焦点》并非嫡系。再加上那海这个人比较轴,《正午》团队虽然成绩斐然,但在领导心中的地位却是比较惨淡。甚至比不上朱佩琪任制片人的收视率平平的《晚间》。
往事如烟。
再牛的栏目,也阻挡不住电视行业的颓势。《正午焦点》在经历了巅峰时期的辉煌之后,一路下跌。尤其是主创人员的流失,让栏目的核心定位“售卖观点”的水准一再降低。但即使这样,10年来积累下的固定观众,让《正午焦点》在新闻综合频道四档新闻栏目中,收视率仍然居首。
那海接任代总监,能否挽救这种颓势?他又会给新闻频道带来哪些改变呢?一百多名员工开始了各种猜测。有人觉得,那海干不长,不过是临时代理一下。也有人觉得,非常看好那海,没准过几天就能去掉“代”字,成为真正的总监。
《正午焦点》的同仁们非常乐观。第一制片人黄江涛情绪尤其高涨。
说起黄江涛,他的往事并不如烟。
黄江涛曾经是《零距离》的记者,当年因为拍片特别卖力,每月的工作量总是全栏目第一,被称为“拼命三郎”,他也因此受益。
上上任台长陈石,也就是“北江电视台”和“北江人民广播电台”合并成“北江广播电视台”后的第一任台长,可以说是北江广电改革的操盘人,改革之初就意识到了员工身份的“三六九等”是广电事业发展的最大阻碍。他在用人制度上做了很多大胆的突破和创新。
那一年,陈台长向市人事局争取了5个有事业单位编制的正式工名额,用来奖励工作业绩特别突出的聘用员工。要知道,那个时候,电视台已经好多年不再进正式工了。好多大学生,亲爹亲娘是某个局的局长,甚至是市领导的亲戚,能上天能入地,进到电视台也不过是“台聘”的身份。
正式工队伍不断缩小,聘用工队伍不断壮大。有聘用工开始担心,等正式工全部退休之后,聘用工会怎么被对待?是像正式工一样,到了年龄也可以光荣地“退休”?还是过了50岁,干不动了就会被解聘,直接被辞退?在大家工作热情空前高涨的时候,聘用工队伍突然产生了一种“茫然”的情绪,找不到“归属感”的未来让他们倍感焦虑。
就在这个档口,天上掉下来5个“事业编”,一下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当时的说法是,聘用工会陆续转成正式工。这项“转身份”的福利会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每年天上都会掉下来5个。
喔,天啊!真是给陈台长磕头谢恩的心都有!
下面就是这5个人怎么选了。给谁不给谁,是个很大的问题。
台里的指导方针是,这5名员工,都应该是一线记者,工作业绩年度排名必须在前三。
新闻频道分配到了2个名额。其中一个已经指定给了主持人,也就是说记者只有一个名额。当时,吕东还是制片人,孟成还是记者。吕东和孟成都是聘用工。但是吕东作为制片人,已经没有了评选资格。
制定评选标准是个难题。按照拍片数量排名,当时全频道排名前三的记者是:黄江涛、孟成、陈家山。而要按照获得优秀的节目数量排名,前三位是:陈家山、孟成、黄江涛。牛小斌当时也犯了难,到底应该以哪个标准为主?
其实哪有那么难。陈家山所在的《晚间》,收视率和影响力跟黄江涛和孟成所在的《零距离》岂可同日而语?政策的导向还是应该鼓励多干活的人。频道最终决定以拍片数量排名作为首要参考标准,果断地把这个“天大的福利”给了黄江涛。
这么大的福利,完全考虑工作数量,势必会引来不满。很多做片以质量取胜的记者,明显有了情绪。军心一度不稳。有些记者做片开始掺水、凑时长,就为了工作量上能多拿几分。领导们看出苗头后,预感不妙,慌忙在大会小会上进行补充说明,强调明年“转身份”会综合考量工作数量和质量,大家这才慢慢冷静下来。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年,大家翘首期盼的“转正”政策遭到了质疑和否定。市里以“与新形势下的用人制度相左”为由叫停了这项“天大的福利”。
5位已经转正的聘用工成了北江广电史上“最幸运”的人。
这让孟成和陈家山唏嘘感叹了好久。每次去歌厅唱歌,《红日》成了必点曲目。他们只能相信,人不能跟命斗,时间会抚平一切创伤。
黄江涛也算不负众望,转为正式工之后,没有变得牛气哄哄,依然努力工作。好长一段时间,每次见到陈家山或孟成,他总是不苟言笑,毕恭毕敬,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一样。
吕东进行“同工同酬”的奖金改革,在摸正式工底数的时候,黄江涛仍然被看作聘用工划到了“自己人”的行列。因为在黄江涛“转正”的问题上,频道和栏目领导都给予了无私的支持,都是他应该感激的人。
接下来的几年中,黄江涛接连参加了制片人的竞聘,但都落选了。这倒不是台里在搞什么平衡,是因为他的能力确实还达不到。肯卖力气肯吃苦,不是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全部,何况制片人还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