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结果并非我想象的那样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一日的朝会也不会处理具体政务,只是由内阁撰写一份制文,昭告天下。



制文中,对永乐十八年的这一年做一些美好的展望,并且将一些将要施行的政策作出正式的宣告。



这其中,就包括了《大明议事法则》的推行。



虽然这份议事法则将来会推行全国,各州府也将推行,但是最少在今年,还不会展开,最少要在朝堂中施行一段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才会全面推广。



在许多方面,如今这个时代要比后世落后的多。但是在朝堂关于政策法令的推行上,其实与后世并没有差别。



这种政策性的法规,都是逐步推广,像王安石那样蛮干,强力推行的做法,历史上也就只有不多的几次。



而蹇义他们惊讶地发现,这次似乎意想不到的顺利,一直到了今天,不管是武将们,还是皇上,都没有任何拖后腿的现象。



当蹇义他们将自己费尽心血弄出来的议事法则细则,拿出来讨论的时候,也没有遭到太多的反对。



甚至,他们拿出来的这套程序,跟皇上拿出来的这套程序相比,更加保守了许多。



以至于,蹇义在看到皇上拿出来的这套细则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写的这份塞进了衣襟。



首先,皇上不再事事操心,放权给了各部。



凡是程序性的公务,有旧例可循的时候,一切照规办事,不必事事讨论,更不用拿到大朝会上来讨论。



其次,凡是涉及到金银周转,皇上根据前三年的旧例,每部比往年提高了两成,这一部分资金皇上也不再管理,由各部自己处理。



只有户部的浮动资金,以及额外资金,这一部分仍然由皇上掌控,调用需要皇上同意。



即便是如此,各部仍然有些不可思议,这皇上不仅把事权给了他们,连财权都给了他们自己啊。



现在多了两成,要是平日办公节省一点,每年还能结余一部分资金来改善办公条件啊!



他们开心的同时,却没有发现,这种各部公务不用拿到朝堂来讨论,也就等于其他大臣,没有了插手其他部门的机会。



当他们尝到了自己做主的甜头,还会允许不管什么事,别人都能来插手吗?



至于将基础办公资金给他们自己调配,在后世各国,各部门也是这么安排的。反正这些钱都要花,不花连正常办公都维持不下去。



户部就是一开始捏在手里,最后还是要给他们,自己还增添了许多烦心事。



就像刑部查案,你不给刑部出去办公的费用,谁出去查案啊?



而且这个时候的制度相当不合理,所有的资金被户部捏在手里。别的部门要一点,挤一点出去,不要就当忘记了,不给了。



这种方式虽然节省了一些资金,其实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和精力的分散。



现在朝廷按月直接将资金发放给各部,由各部自己安排,就能让各部把精力都放在公务上。



每月一审核资金使用情况,合理使用,下月就准时发放,这样也能防止大规模贪腐。



但是这种将事权和财权自己掌握,对各部大臣们来说,就是巨大的“进步”,一个个喜不自禁。



通过这套议事法则的推行,户部变成了户部,兵部变成了兵部,礼部变成了礼部,而不是像过去一样,一件鸡毛蒜皮的事务都拿出来讨论,所以统称为六部。



而军队事务现在也变成自己处理,除非大事,才会拿出来讨论,这就减少了文官对军队事务的插手。



没有了户部拿银子卡住军队的脖子,他们的话语权也大减了。



这个时候,蹇义才发现了问题,如今各部事务自己处理了,那大朝会上议事,还议什么事啊?



但是,即便发现了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职位职权大幅度缩水,蹇义也不敢提意见,因为这可是跟全体大臣作对。



而实际上,大朝会需要议的事依旧不少,比如高层人事权,……但是这貌似就是他以前的工作啊!



还有各种新政策的制定,意外事件的处理等等……,蹇义终于发现,自己争取来了这个议长,获得大部分也是虚权。



散朝的时候,他看了一眼自己右前方的朱瞻基,第一次感觉到了这个太孙一点也不简单……



(这一章写的不算顺,本来想要描写一下关于政策的推行与争执,但是发现如果把一条一条的法规写出来,恐怕要好几章才能写完,所以粗略写过,后面还会有关于这方面的斗争,那个时候再写。)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