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白莲教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塞哈智听的心慌,他其实早就多次致仕,只是因为要帮杨章德占住位置,所以虽然还在这个位置上,但是早已经不管事了。



他不想在自己致仕之前,还惹出一大堆纠纷,更不愿意因此连累后辈。



但是太孙现在如此杀气腾腾,让他觉得自己应该尽快脱离这个泥沼。



明日开始就抱病吧,再向皇上致仕一次,希望能得到皇上允许。



他恐慌,但是对其他年轻的锦衣卫来说,这却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明朝特有的军户制,让军户的儿子永远是军户,工匠的儿子永远是工匠。



除了读书能改变命运,其他的所有的渠道都被封死。



具体到细节部分,羽林卫的后代大多都是进羽林卫,锦衣卫的后代也大多是进锦衣卫。



这里面哪怕是有一些人事的调动,但是基本上这个大的环境就是如此。



在座的锦衣卫人员,其中有一半都是因为其长辈是锦衣卫,然后继承父职,进入锦衣卫,然后一步步熬上来的。



他们大多也经历了之前的纪纲时期的黄金时代,但凡有一点理想的,都不愿锦衣卫就此沉沦下去。



大丈夫一生在世,谁不想轰轰烈烈?



纪纲时期当狼,三品以下文武百官谁见了锦衣卫不怕?可是现在还有几个怕锦衣卫的?



所以有了朱瞻基的背书,加上杨章德的鼓动,一顿饭的时间,锦衣卫的众人心思就被统一了。



思想的统一,对一个部门来说是增加凝固力,战斗力。



这些有着相同背景,有着同样追求的人,思想也最容易统一。



换做是那些文人,想要真正将他们的思想统一,那就是史诗级难题了。



后世的太祖杀的天昏地暗,都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



朱瞻基当然也不会现在就去面对这个史诗级难题,他只需要那些人能按照他的方向来走就可以了。



控制了锦衣卫,五城兵马司,就能维护京城的稳定。



他还有羽林卫,还有幼军的一万多精兵,还有海军第一舰队的人马,已经足够了。



朱棣出征,京卫人马会带走一大半。唯一留守京城的可能就是京卫指挥司,而京卫指挥使是张辅的三弟张軏,这又是一个自己人。



所以朱瞻基等于已经控制住了会留守京城的大部分兵马,不怕有人会闹妖蛾子。



他再将张辅留在京城,以张辅来压制各都指挥使司,五军都督府的留守将军,就能彻底保证国内的稳定。



从杨府离开的时候,朱瞻基本来还欲前往下马桥农庄一行。陈诚要被派往西北,下马桥农庄这里的一大摊子事务,就需要找个人来管起来。



谁都不知道,在他的心里,这里是他最重视的地方,重要性甚至还要超过如今给大明造枪造炮的夹江工业区。



因为夹江工业区代表的是现在,但是下马桥农庄缺少代表着未来。



这里的十座研究院,虽然因为他离家三年,如今的研发不算尽如人意。但是却一直没有停顿下来,稳步地发展着。



一方面,则是因为下马桥农庄的拨款全部都是朱瞻基的私人资金,不受朝廷约束。



另一方面,这都是陈诚的作用,他这个出使多国,见识过帖木儿等国重视文化和研究发明的人,知道如何引导这些研究院的发展。



但是现在他要出使西北,朱瞻基就准备自己亲自将这些研究院的事务管起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整个世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的了。



但是他的车队刚进入承天门的夹道,就遇到了被派出来找他的中官谢匡。“殿下,奴婢正准备去寻你,陛下今晚要与民同乐,着令殿下作陪。”



谢匡是王彦的徒弟,如今内侍阶层没有认干儿的风气,但是师徒传承却多不胜数。



太监们一层一层自上而下,师徒名分已经成为了底层向上攀登的重要途径。



比如朱瞻基宫里的刘万,孙林,都是金阔的徒弟,而刘万现在虽然才二十多岁,已经开始在宫里寻了几个七八岁的伶俐小太监,开始教他们读书认字,为人处世。



孙林的年纪大一点,他现在又是提督咨情司,所以他的徒弟就更多了,不少都是年轻一代的精英。



王彦早年任辽东镇守太监,权倾一方,如今更是朱棣最信任的司礼监大太监,他br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