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突破!第3/4段
这种验证过票房实力,证明了自己商业价值且又有演技,还适合角色的“关系户”,其实任何导演基本都是乐见其成的。
“谢谢董导!接下来请多多关照了!”
邹姑娘笑着说道。
她这一“细雨”的角色戏份不算太多,而且是武戏多于文戏,对于这位动作到位,自然要摆正姿态打好关系。
受到丁炙的影响,邹姑娘出道以来基本都是在现代戏里转悠着的,这个“细雨”也许对于丁炙和乌其商这个层次的人来讲算是一个小角色,但实际上对于邹姑娘来说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跨越了。
不一会儿,几人坐定,开始谈起《剑雨江湖》的一些章程。
这是他们开机前的一次碰头会。
丁炙在这部戏里头作为一名“纯演员”,能够参与到这种碰头会,自然不是只因为他的咖位。
毕竟说白了,无论演员的“咖位”多大,乌其商还是能镇得住场子的。
丁炙之所以能参与进来,自然是因为他在编剧、导演方面的造诣同样不浅,这便“能者多劳”了。
而他虽然无意染指这部片的导演权,但是众所周知,炙哥对于自己作品的“掌控欲”可是很强的。
邹雨桐没再开口,在旁边完美地饰演了“花瓶”的角色,因为接下来的话题其实她也掺和不进去。
不过这种“旁听”的机会,其实对于一般人来讲,都是极为难得的了。
达到一定高度,或者注定达到一定高度的人,身上都会有一种奇妙的共性。
而无论是丁炙,还是乌其商其实都是那种做实事类型的人。
所以几人之间虽然谈不上交情多么深厚,但是在简单寒暄两句之后,就很快地进入到了工作状态当中......
……
……
且不论喻文州那句似真似假的“武侠已死”是否真的发自他的真情实感。
毕竟就连知道内情的丁炙都不太清楚是这究竟是炒作所需呢,还是那位武侠大师的真心话。
但作为一个几乎和国内电影同步发展起来的影片类型,武侠片对于华语电影的重要性,事实上就如同西部片对于漂亮国电影一样。
咱们的武侠片,其实在很早就已经建立了一套基本叙事规则,其中的主要元素就是江湖、夺宝、争霸、复仇、奇情。
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港岛电影的重要种类之一,武侠片在叙事方式上就已经达到了顶峰。
如《金燕子》、《侠女》、《独臂刀》等武侠经典所开创的故事模式,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其实都没有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革。
而以上世纪以“新派武侠之父”喻文州为首的新武侠电影,虽然增加了庙堂和江湖之间纠缠的恩怨情仇,但其实还是脱不开上面说的五大元素,更多的在于动作的创新而非叙事模式的革新。
很多时候,其实影片剧情和动作场面在电影叙事过程中脱节的问题,并没有在这一次的武侠片创新浪潮中得到根本性解决。
武侠电影一直在叙事结构上有一种先天缺陷,就是剧情线索和动作场面在电影叙事过程中相互脱节,不能互为助力。
大部分武侠电影的剧情,都会在发展到动作场面时按下暂停键,等待对阵双方噼里啪啦地完成打斗场面后,影片剧情再继续发展。
这种隐约就像是一种“回合制”的玩法,只是这一来一回的不是打斗,而是剧情的推进。
除了少量里程碑式的武侠电影作品外,作为商业类型片的武侠电影其实一直是依赖贩卖视觉奇观的。
因此武侠片的动作场面一直在不断革新,但在故事层面的进步却微乎其微。
即使在中国武侠片的两种亚类型——拳脚武侠和枪炮武侠中,这种过于依赖视觉奇观性的动作场面,反而忽视电影故事本身的剧情张力的倾向也一直存在。
大哥成的“家具城”系列喜剧电影更是前者的佼佼者。
而像是以宇宙丹为首的时装武打片则是后者。msp; 邹雨桐没再开口,在旁边完美地饰演了“花瓶”的角色,因为接下来的话题其实她也掺和不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