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对阵第3/4段
周阳的算计很准,果然,匈奴在经过了短暂的惊讶之后,继续前冲。
经过弩阵的打击,匈奴的伤亡不小,地上多出了不少尸体。
当匈奴进入弓箭的射程时,汉军弓箭手放箭了,再加上弩矢,这箭网就密集得太多了,匈奴的伤亡更大。
当然,匈奴也在放箭。骑射是匈奴的看家本领,果是非同小可,数万人齐射的场面,非常惊人,箭矢之密集,让人震憾,不少汉军受伤。
好在这些汉军,经过李广的调教,箭术大有长进。尤其是那些云中弓箭手,跟随李广的时间最长,他们的箭术绝不在匈奴之下。
整体说来,还是汉军占了上风,匈奴的代价比汉军高得多。
若是周阳投入所有的弩阵,那么,伊稚斜这五万军队已经伤亡高昂了。可是,周阳没把握全歼他,一旦亮出了底牌,后果会很严重。
在猛烈的弩矢和箭矢的打击下,匈奴冲到阵前,队形已经散乱了,对汉军构不成多大威胁。伊稚斜指挥匈奴退出,重整阵势,再朝汉军冲来。
现在不过是试探性的攻击,成与不成,都不重要,周阳也不派汉军去阻止他重新列阵。
阵势重整后,伊稚斜率领匈奴骑兵猛冲而来。汉军对付他们的仍是弩矢、弓箭,然后两军相交,汉军凭借战车,结成阵势,阻挡匈奴的骑兵,步兵在战车后面用戟或斫或刺,弓箭手放箭,两军肉搏起来。
在阳光下,只见刀光剑光不停闪烁,两军斗在一起。
匈奴的砍杀凶狠凌厉,刀法变化多端,不容小视,再加上匈奴是骑兵,占尽了便宜。汉军只能靠战车来阻挡匈奴的骑兵,靠车步配合来杀敌。
一时间,两军处于胶着状态,难分高下。
伊稚斜这次虽是雪耻而来,却也不会狂妄到仅凭五万匈奴就击破汉军的程度,汉军如此表现,在他的意料中。
“乌特拉!”
伊稚斜挥着弯刀砍杀,大声呐喊。
“乌特拉!”
匈奴齐声高呼,声浪直上云霄。
“汉军威武!”
汉军的战号冲天而起,丝毫不比匈奴的万岁声逊色。
一时间,两军的吼声此起彼伏,直上九重天。
周阳站在云车上,打量着战场,对汉军与匈奴战法兵器进行评判。
汉军对付匈奴骑兵的武器,不外两种,一是弩,二是战车。弩与战车,却是各走极端。弩是犀利的进攻武器,射程远、力道强、威力奇大,是骑兵的克星。可是,弩没有防守之力,一旦给匈奴冲到跟前,就只有任由宰割的份。
战车正好相反,只能防守,无法进攻。匈奴远了,一点办法也没有,若是匈奴冲到跟前,就是战车发挥的时机。
汉军的车阵一成,匈奴骑兵虽然凶悍,却也没有办法,不是给弓箭手射死,就是给步兵杀死,打了小半个时辰,一个车阵也没有攻破。
可惜的是,战车笨重,行动迟缓,机动不便。
尽管战车有这些缺点,在汉匈奴战史上,仍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漠北决战时,卫青正是凭借“武刚车”,结阵自保,把匈奴的锐气消耗掉,到了晚上,刮起大风时,派出骑兵抄了匈奴的后路,这才上演了“单于夜遁逃”的壮歌。
匈奴的装备并不多,皮甲、弯刀、弓箭,防御力不强,进攻的手段单一。他们的长处就在于,轻便灵活,一旦冲锋受挫,可以迅速拉开距离,重整队形,再来冲击。若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冲击失败,还要以凭借四条腿的战马,快速撤离战场,等待战机的出现。
这就是骑兵的好处。
若是汉朝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再配合汉朝的科技优势,装备精良的武器,研究出全新的战术,多兵种配合作战,匈奴的优势将会给全面压制。
到那时,以匈奴的装备,他们只有给屠杀的份。
当然,这一切,都得建立在这一仗能不能为汉朝争取到改革军制,训练骑兵的时间上。若是能争取到时间,只需要数年时间重整后,伊稚斜率领匈奴骑兵猛冲而来。汉军对付他们的仍是弩矢、弓箭,然后两军相交,汉军凭借战车,结成阵势,阻挡匈奴的骑兵,步兵在战车后面用戟或斫或刺,弓箭手放箭,两军肉搏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