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164】八年后(3000)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白驹过隙,八载春秋,时间一晃进入1970年,这一年,卓琳十五岁,卓见也十三岁了。



  八年时间,卓琳按部就班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四年)、高中(三年),以十五岁的年龄,豫南省理科状元,全国第一名的成绩,被华清大学医学系录取,成为华清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天才,这一年,她轰动了整个华国,也在豫南省名声大噪,当然,她的优秀并非由于她考了第一名,而是因为这是他们家族体系的荣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卓家优秀的并非只有她一个,这些年,她除了用藤蔓为家人洗精伐髓,还为他们开了灵窍,人一旦开了窍,读书就事半功倍的很,所以,她家大哥卓越在1964年的时候,就考上了哈工大的航天学院,当时也是全省第一名,全国前三,这样优异的成绩,轰动了整个省。



  二哥卓立比着卓越稍微差了一点,原本他他们俩是一起参加的高考,但是64年他发挥失误,没有走,复读一年之后,于1965年以全省第三的成绩,去了同济大学的建筑系。



  大哥二哥都没考军校,这让已经调职到豫南省,并且升职到团长的卓大强很是不满,所以三哥在68年的时候,考上了陆军工程大学,四哥对飞机感兴趣,在69年,考上了空军航空大学。



  这下,卓家两房都有出去当兵的,按理说大伯该满意了,毕竟都是数一数二的专业领域军校,但是人家还不满意,硬说当兵的太少,海陆空,现在陆军空军都有了,怎么着也得去一个海军吧?



  卓琳无比佩服大伯,就好像跟军种杠上了似的,还说什么生这么多儿子,花这么多的钱去培养,怎么能不去为国家办点实事?



  于是1970年这一年,卓琳去了华清医学系,卓然去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卓尔则上了豫南省拥有‘军中小华清’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陶毅就更牛了,在68年的时候,考上了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学校在哈尔滨,乃后世军中华清之称的国防科大的前身,学的是工学兵器类学科,未来可能和卓越一样,要往科研项目上发展。



  卓家一门八子一女,其中一位还是半道上捡来的,可就是这样的朴实无华的农家,愣是培养出了八位重点大学的优秀人才,最小的这一位,成绩也不差,年仅十三岁,年年第一。



  可怜的卓尔,他不拿第一行吗?上面这么多人盯着他,哥哥姐姐都那么优秀,他要是个渣渣,卓家的脸还不得被他给丢尽啊,所以十三岁的他,如今就已经是初三的学生,还有一年就初中(四年制)毕业了,因为上学早,愣是被别人说,有可能是下一个卓琳。



  当然,当老幺也不是什么好处都没有,起码他想上什么学校,不管是当爹的,还是当伯父的,都没有给他压力,让他想报什么就报什么,但是作为就业趋势,卓琳还是给予他建议,土木工程、机械,如果想当老师,中文、英语、物理、化学等都是就业方向,最后听的卓见一个头大,干脆不去想了,等到考试那一年再提也不迟。



  八年时间,孩子们都在学术上有了各自的成就,五年前卓大强调回豫南省去了省城之后,陈秋霞就随军了,那个时候孩子们都大了,也不需要她在管什么,所以理所当然的随了军,可惜随军的时候她就已经四十一岁了,想要女儿的梦,到底还是实现不了。



  卓大军在家具厂一路从临时工干到了德高望重的老师傅,工资从17块钱,一下子上涨到了三十六元,还不加节假日的补贴,过年的各种福利,虽然没有卓大强多,但在70年,又是一个小县城,这样的工资水平,已经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王娟八年来,一直做着豆腐生意,只不过不在老家做了,而是搬到了小县城,开了一家豆腐作坊,因为城里面有电,卓大强特意从省城给她带回去了电动磨盘,她又雇了娘家的两个外甥过来帮忙,三个人,愣是将五十平米的豆腐坊开的风生水起的,因为她不止是卖豆腐,还卖山野菜豆腐汤以及粉浆面条,所以前院卖,后院儿做。



  县城的位置非常好,就在菜市场的门口,这个门店她买下来,花了一千块钱,因为是个大套院儿,后面还有三间房,能住人,一千块也是花的值。



  卓大军为了她往返村里方便,还给她买了一辆自行车,平时他们两口子都住在家具厂家属院,那里他们分到了一套六十平方的房子,是卓大军从业十年的福利。



  之所以往返城里,也是为了收豆子,即使他们家如今日子过的好了,她也不忘帮衬着村子里的老百姓。



  而且他们家的地,也还种着,如的老师傅,工资从17块钱,一下子上涨到了三十六元,还不加节假日的补贴,过年的各种福利,虽然没有卓大强多,但在70年,又是一个小县城,这样的工资水平,已经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王娟八年来,一直做着豆腐生意,只不过不在老家做了,而是搬到了小县城,开了一家豆腐作坊,因为城里面有电,卓大强特意从省城给她带回去了电动磨盘,她又雇了娘家的两个外甥过来帮忙,三个人,愣是将五十平米的豆腐坊开的风生水起的,因为她不止是卖豆腐,还卖山野菜豆腐汤以及粉浆面条,所以前院卖,后院儿做。



  县城的位置非常好,就在菜市场的门口,这个门店她买下来,花了一千块钱,因为是个大套院儿,后面还有三间房,能住人,一千块也是花的值。



  卓大军为了她往返村里方便,还给她买了一辆自行车,平时他们两口子都住在家具厂家属院,那里他们分到了一套六十平方的房子,是卓大军从业十年的福利。



  之所以往返城里,也是为了收豆子,即使他们家如今日子过的好了,她也不忘帮衬着村子里的老百姓。



  而且他们家的地,也还种着,如果忙不过来,会掏钱请人帮忙除草、浇地等等,便是连村里面修河堤,他们家出不了人,就只能出钱,而西牧村,因为卓家出了九条龙凤,愣是改为了状元村,但凡是卓家的事儿,村民们都热情的不得了。



  谁帮他们家干活,卓家都会记着,要么给钱,要么给东西,不会让人家亏着。



  因为两家现在基本都在城里住了,乡下的土房子就没重新修建,等将来退休养老了,再重修也不迟。



  他们早晚会回到村里养老的,这就是豫南人的一种心结,不管走的再远,发展的有多好,家终究还是家。



  王娟这些年厌烦回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村子里找他们两家来说媒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你比如说他们家老大,卓越,68年就本科毕业了,但是又读了两年的硕士,这不,今年还考上博士了,读书之路尚且遥遥无期,他们现在来给卓越说人家,那也得人家乐意才成,无奈之下,妯娌俩一致对外,媳妇以后学校会安排的,他们为人父母的也管不着。



  工作分配好之后,媳妇还会远?



  婚姻这事儿,讲究门当户对,并不是说卓越就嫌弃乡下人了,他们本身也是乡下人,如何嫌弃?



  只是人家堂堂博士生,怎么也不可能娶一个大字不识,或者小学都没毕业的人吧?



  正因为卓家人太清醒了,所以谁都没想过去管儿女们的婚事,就连陶毅和卓琳,他们也是顺其自然的让他们自己去发展,从来没在孩子们面前说过什么。



  但明显陶毅对卓琳是放在心尖尖上的那种喜欢,可是卓琳,只当他是哥哥。



  他们两个这种尴尬的关系,卓家上下,包括卓见都心知肚明。



  但是看破不挑破,是对陶毅的尊重,将来如何,就看他家的这宝贝女儿怎么抉择了。



  从小到大,女儿都是被哥哥弟弟们保护着长大的,她从来没有脱离过这个家庭,看不懂这种感情,也许等她进入了大学,与他们彻底分开了,才能体会得到那种在乎到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