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马拉轨道车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范正阳回程的航线,完全按照来时一路测量出的海图标注的航线航行。终于在秋八月的时候赶回了旅顺港海军基地。

  整个夏天希望营都在为总部行政中心的搬迁忙碌。新的行政中心设在了锦州,而工业基地却设在了营口到旅顺之间。

  水源充沛的辽西平原是理想的农业基地,不能被大工业污染。

  在收到探索新大陆的船队回来的消息,张三正在视察重工业司。在孙元化的陪同之下,正在检测马拉轨道车运行情况。

  蒸汽机车的理论论证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繁琐的试验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

  与蒸汽机车一起验证的是轨道交通的可行性,没有蒸汽机车可以用畜力代替。

  在验证轨道的时候,张三与孙元化起了争执,张三的意见是直接铸造铁轨,将铁轨固定到枕木上。

  孙元化表示了坚决的反对,若是全部使用铁轨,那得需要多少钢铁,以目前营口钢铁厂的产能,如何能满足这些钢铁的需求。何况钢铁也不能都用在铺设铁轨上,武器装备制造要不要钢铁,各种民用机械工具要不要钢铁。

  张三被孙元化反驳的体无完肤,这才明白自己有点想当然了,就以现在希望营的钢铁产量想要铺设铁轨比登天还难。

  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做什么样的事,揠苗助长不但做不出成绩,相反还要捅出大娄子。

  最终张三举双手投降,认可了木包铁皮的轨道项目,从营口到矿山的距离有二百多里。想要将轨道修通,就算是按照孙元化设计的铁皮包木轻轨,以现在希望营的工业基础,没有两年时间根本就完不成。

  为了试验轻轨的可行性,重工业司在营口港到钢铁厂之间不到二十里的路上率先铺设轨道,用于检验轨道交通的可行性。

  二十里的路程,按照张三的要求铺设复线轨道。在没有电报、无线电通讯的现在,轨道交通最难的就是调度问题。使用复线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而轨道车最难解决的反而是制动问题。一匹挽马在轨道上可以拉动上万斤的轨道车,遇到突发情况得紧急制动就是研发人员首要考虑得问题。

  就这么一段距离实验性的轨道交通项目,竟然花费了研发人员半年的时间,这还是理论完全的情况下才有的速度,可见技术的积累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想要走捷径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收到了范正阳的回来的消息,张三心中高兴,却依然不动声色的在孙元化的陪同下检测完成这一段轨道的运行。在港口运送焦炭的运输船上卸下焦炭,直接装上轨道车皮,一匹挽马拖动两节车皮每十分钟就能完成装车到出发。

  仅仅是现在试验阶段,就明显比过去的普通马车的运输效率翻了两倍不止。这样二十里的距离正好是马匹能够承受工作时间,不会让马匹超负荷工作,使得马匹的使用寿命减少。

  检测完马拉轨道的运行情况,张三搭乘一艘为船厂运送钢铁的运输船赶往旅顺港。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范正阳,听他讲远航的故事。

&ems项目,竟然花费了研发人员半年的时间,这还是理论完全的情况下才有的速度,可见技术的积累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想要走捷径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