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议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面面相觑,四人都知趣的没有说话,他们这个主上算是难得的英主,值得为他付出一可。但是有一点却让人至始至终都接受不了:特别自恋,时不时的就会夸自己几句,让他们都为之脸红,当事者却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



其实对于秦风的办法,李世民也不得不暗自赞叹,心想:秦风这小从就是与众不同,能干他人所不能干之事,往往能够用简单的办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就比如这次对付天网,细细想来,他的办法其实也不复杂。他利用那笔足以让任何人动心的财富作饵,以装修之名将天网逼得不得不冒险出面,而后,借房遗爱、杜荷乱对于心志,让对手陷入自我怀疑、自我惊惶而不能静心思索,于是,天网一下子就上了大当,让他秦风一网打尽。



秦风的种种布局,并不深奥也不高明,只要知晓经过就能参透问题,可偏偏这不深奥也不高明的布局却取得了奇效。



“最简单的办法往往是最实用的,因为简单所以能够让人忽视,因为简单所以才有出人意料的奇效。反之事情越复杂越会引人在意,如此反而失去了因有的效果!”面对大家那窘迫的模样,早已让秦风练得从容不迫的李世民得意的理解着,并从容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经那小子一提,在朕看来计策只有成功与否,没有简单复杂之说。能否达到目的的计策,就是绝妙的计策。”



房玄龄眼中尽是赞赏,长叹:“陛下说的不错,不是他想的简单,而是臣等想的复杂了,反而忽视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冶炼、造般、铸造等技艺对于大唐的重要不言而喻,除了倭国人,朕相信突厥、新罗、百济、高句丽、吐谷浑、象雄、吐蕃……等等异族人也在盯着我大唐技艺,也在想尽办法的获取一些机密,虽然无法将藏于百姓中的异族人挖出来,但我们可以在源头上掐断他们获取之途径。”



“克明、玄龄。”说到这儿,李世民点了房谋杜断的名字。



房杜二人抱拳道:“臣在!”



他们二人一个是“尚书左仆射”、一个是“尚书右仆射”,尽管尚书仆射只是尚书省的副官,只是从二品的级别,可是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



可以说,两是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百官之首。



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李世民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李世民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的组合,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



两人在官场上配合得默契无间,私下也是好友。他们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同样怕老婆,同样是长子平庸、次子纨绔,平日里可没有让次子气得半死,这一次,听到次子立功,两人心里是十分舒畅的,尽管房遗爱与杜荷所立之功有些奇葩,却不能影响到他的心情,同样是瓢昌,效果不一样,作为长辈,感观上自然也不一样了。这皇帝都认可了他们的作为,其他人还能有何异议?



“二位爱卿,朕令尔等在最短的时间里,统计出全国各地人才,并让地方官员加以重视,绝对不能让他们落人异族异国之手,对了,要是有发现提升产量、提升质量办法的人,可以直接带往京城,朕要重用!”



“喏!”房玄龄、杜如晦慨然允诺,



这个命令涉及到了全国,工作量之大,相当于全国人口普查了!此之一命,将由尚书省下的户部、吏部、工部相互配合。



房玄龄建议道:“陛下,何不借此机会,彻查一次人丁呢?”



“准奏!”



杜如晦深思片刻,道:“陛下,之前的户籍一名一姓,及出生时日而已,臣细思一回,觉得过于简单,不利于发现人之专长,此之一次,何不注上所经何业、有何专长呢?如此一来,陛下需要找某方面之人才,一查即可。”



李世民双眼一亮,“妙不可言!依卿所奏!”



杜如晦不愧是名垂千秋之良相,只言片语就给李世民提出深远的意见,若是秦风在此,恐怕得大吃一惊,这明显就是一个人的户籍档案的雏形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