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若无战争何谈安定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战争有很多种,但最大规模的,莫过于政治体系间使用杀戮与攻击等行为使得敌对双方达到一定目的武装斗争。”



“由于触发战争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军人,因此战争亦被视为政治和外交的极端手段。”



“对于朝堂中的武将、步卒来说,战争是他们升官发财的机会。”



“对于我们普通百姓而言,战争就是毁灭我们家园的灾难。”



孩子朗声道:“对于国家来说,战争就是一场君主与君主之间的博弈,一场你死我活的博弈。”



“说得好。”



教书先生点头夸赞道:“证明昨天的课,你认真听了。”



随后,他又问道:“那你告诉老师,你喜欢战争吗?”



“我不喜欢战争,因为战争夺走了我哥哥的生命。”



孩子抿了抿嘴,又道:“但是我也想参加战争。”



闻言,教书先生有些不解的问:“你明明不喜欢战争,为什么还要参加?”



“只有战争开始,才需要军队。”



“只有需要军队了,我才能去参军。”



孩子握着拳头说:“只有参了军,我才有机会为哥哥报仇,才能捍卫大唐的和平。”



大唐以武立国,全国上下全民皆兵。



从建国的第一天开始,大唐的战争就从未停止过。



边境的小规模摩擦,李世民动用全国之力打的扫北之战,乃至是后来的吐谷浑之战。



这些林林总总的战争加在一起,不知道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



更不知道,让多少孩童在年虽不大时就失去了父母或是兄弟姐妹。



当这孩子的一番话说出来,李世民心里面忽而生出了一股子莫名的感受。



他抿着嘴,声音都有些颤抖了:“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能说出来这样一番话来。”



“你没想到的还多着呢。”



“例如,咱们华夏民族的民族荣誉感和团结是刻在骨子里的。”



“在场的这些孩子中,几乎每个家庭都是世代从军的家族。”



“但他们却并没有因为战争而获得富贵,亦或者飞黄腾达。”



“战争结束之后,他们依旧还是过着现在这般困苦的生活。”



顾安平满脸骄傲的看着眼前这些学生道:“但每当国家有难之时,他们都会站出来,团结一致的为国家尽力。”



听闻这番话,李世民也是大点其头。



能做这些人的领袖,能做这些人的天子,李世民发自肺腑的觉得骄傲。



这时,教书先生又开始说话了。



“在一场战争当中,没有真正的胜利者,也没有真正的失败者,受伤害的,永远都是百姓。”



“旁的不说,咱们就说五年前,咱们大唐向北漠开战。”



“仗打了近一年,两国军兵因交战而死伤无数,国内百姓也因繁重税务苦不堪言。”



“谁知道,那场战争致使多少大唐儿郎回不了家乡?”



“谁又知道,那场战争又让多少北漠百姓再无安宁之日可过?”



“所以,战争是恐怖的,给百姓带来的伤害也是空前的……”



教书先生开始时候说的话,李世民还是挺爱听的。



但听到后来,他就越来越觉得不舒服了。



这家伙怎么说的话,跟朝堂里面那些主和派一模一样呢?



可也就在他想要开口辩驳几句之际。



那教书先生的话锋忽然一转。



“可是话说回来,战争又是必须的。”



“毕竟,若无战争,何谈安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