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鸿鹄第1/2段
历来改革者,必有大魄力。
朱翊钧本想为张居正送来几个助攻,加快一下改革的步伐,效果也有,的确比历史上的进度要快。
但是今年以来,他疲乏了。
所以他给了能给的所有,连太傅的职位都给了,向天下表决了皇上的心意。
改革的事,还是交给张居正去面对吧,做一事则百事生,他也应付不来了。
朱翊钧先前对大臣们说,今年自己只做两件事,到了年关,两件事都未定。
所以他招来几位众臣,告诉石茂华,殷正茂等人。
“八卫的事再定不下来,朕就要开始动手,卿等告诉朕,哪地拖延此事,朕就罢黜此地的官。”
几人跪下磕头,答。
“八卫之事,三月内必定,陛下勿怒。”
先前朱翊钧想着军制的变动,本想着昭显皇恩,马芳告诉他,此效果并不好。
众将官习惯了原来的军制,新军制对外说没有人懂,只以为是普通千户。
朱翊钧明白了。
说白了,回家后说起来不够气派。
例如戚金,告诉别是自己是指挥使,别人懂,虚荣心够。
现在告诉别是,是千户。
千户么,一卫之上还有几个官职,本来是对等的,如今外人看上去却不对等,满足不了虚荣心。
朱翊钧也不勉强,同意了马芳的建议,恢复了旧军制。
改了个寂寞。
朱翊钧越发不想上朝,已经半年了。
何文书请见。
至文华殿。
朱翊钧不见,让他去找张居正。
南京的事情,也都交给了内阁。
张居正写了一封信去南京,发给殷正茂。
“殷公,国事艰难,需鸿鹄之臣定顶挑起大梁,愿公以国事重,张居正敬拜。”
殷正茂收到京城的急件,打开看了,长叹一声。
做事就要揽权,自己这回又要被人骂了。
算了。
骂就骂吧。
不等南京各臣部的争议,殷正茂力排众议,安抚为上,只罚为首者。
众人冷笑。
“殷台,安庆大营同意乎?”
殷正茂一言不发,直接去了安庆。
安庆大营的事情众人皆知,此处无人敢来,除了紧闭的营门,以及外出采购的士卒。
地方不敢再激怒,任由对方行事。
卫所采买的士兵也不多事,买了物资就回营,双方形成了默契,都在观望朝廷。
下面的意见多,无法定论,殷正茂力排众议,亲自赶去了安庆。
远远的看见了仪仗,士兵们知道来了大官,纷纷竖着脖子眺望。
“去告诉张志学,殷正茂来了,问他见不见。”
“张志学是谁?”
听到外面的叫喊声,守门士卒纳闷,小旗拍了他的后脑勺,“张志学就是我们的指挥使。”
“不可轻举妄动。”交代了一声,小旗转身跑去禀报。
殷正茂打量着营地,确定了心里所想。
没一会,营地大门开,一众将官跑了出来,殷正茂的随员如临大敌,只有殷正茂面不改色。
一众人跑到近前,突然跪下,领头一人跪拜喊道。
“指挥使张志学,恭迎殷台。”
随后众人皆拜。
“你就是张志学,闹了好见不见。”
“张志学是谁?”
听到外面的叫喊声,守门士卒纳闷,小旗拍了他的后脑勺,“张志学就是我们的指挥使。”
“不可轻举妄动。”交代了一声,小旗转身跑去禀报。
殷正茂打量着营地,确定了心里所想。
没一会,营地大门开,一众将官跑了出来,殷正茂的随员如临大敌,只有殷正茂面不改色。
一众人跑到近前,突然跪下,领头一人跪拜喊道。
“指挥使张志学,恭迎殷台。”
随后众人皆拜。
“你就是张志学,闹了好大的事。”
听到殷正茂的口吻,不少将领皱起眉头,以为此人来问罪。
“吾罪该万死,朝廷如何处置吾,吾毫无怨言,只请朝廷免罪于吾手下将士们。”
有将领抬起头,看殷正茂如何说。
殷正茂没有答复,而是说。
“难道不让我进营吗?还是说要在此处说?”
听到殷正茂的话,张志学连忙爬起来,请了殷正茂一行人入大营。
见众人入营,众将官松了口气,看来是好事,不然安敢如此。
在大帐,殷正茂当仁不让的坐了主位。
不等众人站定,他大手一拍,喝到。
“张志学,你可知你犯何罪?”
张志学蒙了,怎么说翻脸就翻脸,犹豫了一下,立马跪在地上,“臣有罪。”
众人也蒙了,不知道此人到底是何意。
“你竟然率士兵围攻县城,是要造反吗?难道你以为凭你几百人马,就能视我南京二十万大军于无物?”
众人惊悚,都不敢看殷正茂。
“不敢,死也不敢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殷台明鉴。”
“哼。”
殷正茂冷哼一声。
“我大前年用十万大军平了四川,前年用二十万大军平了广东,去年我好不容易闲了一年。
本以为今年也无事矣,想不到尔等却不让我安宁,多大的委屈,竟敢围县城?”
不等张志学解释,他又看向一众将领。
“尔等上官犯了糊涂,尔等不劝慰他,反而火上添油,这是要逼他身死族灭吗?”
众将领无言,纷纷低下头。
张志学脸色苍白,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殷台明鉴,殷台明鉴,吾绝无此意,实在是士卒被欠粮饷半年余,下官实在没有办法。”
张志学留下眼泪。
虽有做姿态之嫌,但也有六分真情流露。
这些日子来的担惊受怕,如今殷正茂来,三言两语就把大营士气压下。
他现在想开了,自己不怕死了,就怕家人受到牵连。
痛哭流涕。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