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十四旱灾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胤禛不仅跟康熙拉了一波感情,在静娴不知道的情况下还跟太子也拉了一波感情。

  这个不能跟对康熙似的,这个得是不着痕迹的来。

  静娴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反正最近太子经常叫他去。

  听说最近太子的一个妾有喜了,静娴还去送了礼。

  静娴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心里有些着急,早上胤禛走得急也不知道有没有带上伞。

  这个点应该早就回来了的,也不知道又到哪里去了。

  正想着叫秋叶去看看就见他披着一件大氅从外面进来了。

  静娴皱着眉头心说,这是打哪来,没记得家里有过这样一件大氅,难不成是新做的?可也不对,新做的没道理自己不知道。

  不知道就问,“这是去哪了,也不看看天,马上就要下雪了,要是淋了雪到时候受罪的不还是你自己。”

  胤禛就拉着她的手笑到,“没事,我去了太子那里,要真是下了雪横不能太子连把伞也不给我。”

  静娴心里一松,脸上就露出了笑,“倒也是,太子找爷是什么事情啊,最近你俩走的可近。”

  胤禛捏了捏她的鼻子,“给我找了份差事,爷虽然还在上书房读书,但也不能一直这样,我得为以后出宫做准备啊。”

  静娴也不懂政事方面,倒也没有再说什么。

  已经到了年底,康熙御驾早已回銮,年底事务繁多他能找一份差事也是可能的。

  没有多想什么,“年底了,年礼咱们怎么送啊。”

  “前几年都是苏培盛管着的,一会叫他给你送一份单子过来,也不用特别出众,今年的年礼再加上一袋子自家打的玉米跟豆子吧。”

  成吧,玉米跟豆子您还没送够呢。

  反正是玉米跟豆子今年是派上大用场了。

  最近几天总感觉胤禛心里边有事,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差事的原因。

  晚上静娴躺在里面总能感觉他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有时还会时不时的叹气。

  静娴之前没问,觉得他毕竟是四爷,那么聪明的人,以为他能自己调整过来,谁知道这两天反而越来越厉害了。

  这样下去可不成,要知道他每天早上三点就得起床去上书房上课,上完课了一天也得不到休息,还得去办差,晚上要是还这样睡不着,就是铁打的人也不能够撑得下来。

  于是晚上静娴就问了,“最近可是发生了什么,我看你总是有些不安稳,可能告诉我。”

  胤禛坐起身来看着她说道,“今年陕西潼关等地雨水不丰,今冬也没怎么下雪,虽然还没有流民的消息传来,但是估计也不会太远了。”

  静娴出生的年代是在两千年,对于旱灾这样的灾情完全没有半点认知,可是她的孤儿院院长婆婆确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她对于旱灾的所有认识都是通过院长婆婆的口述而来。

  院长婆婆是五零后,那时候经常给样下去可不成,要知道他每天早上三点就得起床去上书房上课,上完课了一天也得不到休息,还得去办差,晚上要是还这样睡不着,就是铁打的人也不能够撑得下来。

  于是晚上静娴就问了,“最近可是发生了什么,我看你总是有些不安稳,可能告诉我。”

  胤禛坐起身来看着她说道,“今年陕西潼关等地雨水不丰,今冬也没怎么下雪,虽然还没有流民的消息传来,但是估计也不会太远了。”

  静娴出生的年代是在两千年,对于旱灾这样的灾情完全没有半点认知,可是她的孤儿院院长婆婆确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她对于旱灾的所有认识都是通过院长婆婆的口述而来。

  院长婆婆是五零后,那时候经常给孤儿院的孩子们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其中就讲过五九年到六一年的“******”,全国连续3年的大范围旱情,使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剧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就减少1000万人。

  静娴不知道古代对于旱灾的处理能力如何,但是仅仅一年的时间就有1000万人这个数字便足够触目惊心。

  静娴这个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他,他是一个勤于政务、认真务实的人,看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就知道。

  自己所知道的那点处理办法当地的官员肯定都用上了,现在能做的就是等,等那边的消息传来。

  还没有灾民的消息传来,却传来了另一个消息,白莲妖孽又开始出现了。

  冬月十八,康熙谕旨,“户部侍郎阿山、内阁学士德珠沿途查看灾情,并赈灾。”

  又密旨“令四阿哥胤禛带人秘密入陕,查看灾情的同时,密切注意白莲教动向。”

  冬月的天气,寒风肆虐,静娴给四爷收拾了一大包厚衣服。

  因为是秘密入陕,所以不能大张旗鼓,对外就说是偶感风寒,身体不适,在家静养。

  行礼也不能多带,只马背上一个包裹,半夜骑马出城,城外三十里亭有一队人马跟随,等胤禛到的时候一行人再一起上路。

  走之前,静娴把小虎交给了胤禛,“带上吧,在阿哥所它也憋坏了,有它在我也能放心一些,”又拿了另外一个大的包裹,“里面都是些肉干,这个好储存,吃了又顶饱,不容易饿,在外行走你比我有数,我也就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