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猜疑 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议事堂的灯火终于熄了。



皇帝虽没有当即表态,但大致是认可了太子的建议。彻底解决管腊的威胁,这是可以彪炳史书,流芳千古的功绩,对皇帝而言,也是一种诱惑。



除皇帝以外,议事堂的众人都在偏殿稍作休整。德顺一夜没睡,又折回东宫取来太子朝服。



也就将近一个时辰,他们又需入龙殿议政。



让宇文怀都所料未及的是,他的建议遭到了大部分文臣坚决的反对。



“太子不要把胥北战事,想的如庭南匪祸那般简单。”



“倾举国之力战胥北,谁能保证彻底解决管腊的威胁?”



“损了两个胥北将士,就要硝烟再起,谁去跟那些要缴粮、入伍参军的百姓解释!”



“在胥北边境,可没人顾及太子您尊贵的身份,而让您三分。”



“太子殿下年纪尚轻,难免异想天开了些。”



这些言论如潮水般涌来,宇文怀都一时间,无招架之力。



“众人所言,皆出自肺腑,还望陛下再三思量。”连祁望道。



“所以大家都认可,如若倾举国之力,能终结管腊的威胁,此战就值得。”滨王缓缓道。



确实,管腊这种隔三差五骚扰边境,惹胥北不宁,大燕难安,年年征战起来,既耗费精神,又有损国力。一战倘能换长安,怎会不值得呢?



“自然是值得,问题是,管腊之困,可不是空口而言,就能消失不见。”连祁望道。



滨王躬身先向连祁望施礼,又转身向皇帝施礼,再侃侃而谈道:“儿臣以为,太子的提议,绝妙!但是,管腊的威胁,能否彻底消解,儿臣说的不算,太子说的不算,哪怕父皇,说得也不算。”



左丞相连祁望是丞相关佩山的副手,一言一行都代表了丞相的意思,丞相又是滨王的老丈人,可是滨王,处处替宇文怀都讲话,惹得丞相并不十分欢愉,宇文怀都同样不敢安心。



宇文怀都思忖着滨王的用心,他的这个兄长是真心的站在自己这边吗?



“那谁说的算?”连祁望问道。



“武王。”滨王回道。



宇文怀都皱起了眉。



“你的意思是,若决意出兵讨伐管腊,需要武王的承诺。”皇帝言道。



何为武王的承诺?阵前大将之许诺,就是必胜的军令状了。这是要将胥北战事成功与否,加诸于武王一人身上。



“正是,武王神勇,战胥北以来从无败绩,只要武王有决心拔除管腊这根长在大燕身上的肉刺,要兵要粮,只管给就是了。”滨王道。



滨王此言确实在理,殿下众臣私语起来,无人起身反驳。



他所讲,与宇文怀都之意,大致相同,中间只差一张军令状,也就是要战,武王要将命抵下。



身为武将,精忠报国乃是本分,尤其武王战功卓著,自然不会怕。



明,需要武王的承诺。”皇帝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