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游是场谋杀?(二合一)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文学论坛上早就有人就《悟空传》发过帖子了,因为《悟空传》是属于神话故事,所以是归属在仙侠分组,而论在仙侠分组抢帖子,拼速度,几乎没人能抢过清风拂柳一道人,这次也不例外。

  【清风拂柳一道人】:哈哈,各位不好意思,第一贴又被我抢到了!承让,承让。

  我是在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听到手机传来了书架更新提示,本以为是《凡人修仙传》和《雪中悍刀行》更新了。结果点进去发现两本书更新章节是新书推荐,推荐的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悟空传》

  说实话,我对《悟空传》最初的期待感不强。因为弘文曾说过,这书写的是一个猴子的故事,并且还是爱情故事,就这两句差点直接劝退了我。

  说到这里,我得吐槽弘文两句,你是不是恋爱了啊?还是想谈恋爱了啊,怎么最近天天写爱情故事?我知道你写的爱情故事很不错,可咱也不能天天风花雪月吧!

  不过虽然看爱情看的我有些审美疲劳,可我还是打开了这本书,谁让他是弘文那!

  然后我就发现我肤浅了,仅开篇弘文写的那个前言,看的我就深有感触。开始的那两句,何谓西游,何谓西方,把我看的差点就立地成佛,你这都开始研究起佛学了。

  看完前言之后,我又不禁想问一句,弘文你真的只有十八岁吗?你对人生的理解也太深刻了吧!那句我们一出生所有的一切已经安排好了,没办法选择,没办法回头,简直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我是个独生子女,所以小时候的我经常一个人在家,因为父母要去上班,无聊的时候,我自己发明了一个游戏,就是骑上一辆儿童自行车,把车轮的轮胎沾上水后在客厅绕圈玩,然后看着被自己骑出来的轮胎轨迹傻笑着。

  等长大了些后,我开始了和大家差不多的生活,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就像一切被安排好的那样,按部就班完成任务。

  我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生活本来就是被安排好的,这世界看起来很大,可实际上你哪儿也去不了,就像我小时候骑自行车画圈一样,骑行了一天,却也只是在这有限的几平米空间中不停地划圈。

  现在人到了中年,圈子就更小了,就如同雪中里的一句话那样,生活让我们画地为牢。

  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冲动,想要冲破什么,想要逃脱什么,生活有时候的确太压抑了。可因为身上背负了太多的东西,又不敢去呐喊,去逃脱生活的牢笼。

  所以我喜欢看,喜欢看仙侠,因为在仙侠中能看到那些仙人的潇洒如意,也喜欢看玄幻,因为里面有热血争斗的场面,而这些都是我所向往的。

  现在看了《悟空传》这本书,我发现我对这本书的喜欢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本,不止是因为弘文写的前言,正文的故事内容亦是,虽然现在我也看的不是多明白。

  说实话,我这次真的没有着重看书中的剧情,我看的书中角色的对话,他们之间对白。

  比如第一章里唐僧的那句:“他们修小乘,我修大乘,他们修虚空,我修圆满。”

  毫不夸张的说,这句话把整本书的逼格都提高了,哲学性很强,很有佛性。更是为后面唐僧和高僧论答埋的伏笔。

  为什么要这么说?

  相信大家对唐僧怎么赢的都很好奇吧,你们真的以为真的就靠“欠打”“欠揍”赢的?

  大错特错,他是靠前面那句话赢得。

  高僧问“如何是空?”。

  唐僧打“破”

  这寥寥数字就把佛门两大境界说了出来,佛教是有小乘和大乘之分的,用小乘佛法来说,世界万物要么是实有,要么是虚无。

  所以高僧所问的问题让只修行小乘佛法的人来回答,根本就回答不上来,因为你要么按照万物是实体来回答,要么按照万物虚无来回答,只能选择一种,而在你选择的时候也就代表你已经输了。

  而从书中的设定来看,很明显里面的僧人修行的都是小乘佛法。这就反向证明了唐僧这个角色的厉害,他能在研读小乘佛法的时候,超越众人领悟大乘境界。

  在大乘佛法里,世界万物的本质其实只有一种状态,那就是“空”。所以唐僧就按照这一种来回答的,自然能回答正确,因为高僧也没有领悟大乘佛法。

  所谓破,字面意思是破而后立,本质是两种佛法的境界,小乘度己,大成佛法度人。唐僧说的就是后面的,至于哪个境界高,不用我再说了吧!

  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话,我就不再一一阐述了,不然我写个几万字也说不完,我就说最后的一句,也是我最喜欢,最让我热血膨胀的话,依旧还是唐僧说的。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对于这句话,我认为不适合从什么哲学思想,或者什么人生思考的高度来解读。就越直白越好,反正我看完后,激动的直接把餐盘都给摔了,还在食堂大声喊了一句国粹,你们自行脑补。

  “这句话真的,太特么牛逼了!太特么提气了!”

  当时敷看到这句话,喊出那声国粹我心里贼爽!这辈子都没有这么爽过,不顾形象的发泄,不去理会周围人的目光,自己舒坦就好。

  就和书中的唐僧一样,别特么给老子说你的那些佛法大道理,别给我定规矩,

  你还想教我?

p;毫不夸张的说,这句话把整本书的逼格都提高了,哲学性很强,很有佛性。更是为后面唐僧和高僧论答埋的伏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