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议郎曹操【第一章】第1/2段
<p>孙牛、胡三如同个活宝,两人每每横眉怒目对怼,心思却很单纯,与董卓手下那些老油条将领不一样,别说韩遂了,就是皇甫嵩,那也敢带着人跑去金城塞指着鼻子大骂,董虎是很喜欢这样的憨货的,当然了,孙牛能够百分百遵照军令,也是能成为允吾城副将的主要原因。</p><p>在护羌校尉夏育重设河关塞、白石塞后,态度很明确,就是为了防御董虎所领的西羌,成了河湟羌王后,若他带着九副将一干大小将领前往允吾城训练大营,肯定会让夏育紧张,朝廷会疑虑他是不是想造反什么的。</p><p>董虎的敌人不是大汉朝,而是那些时不时就闹腾的羌人,为了避免夏育误会,在视察了西宁、安民两处训练大营后,转而南上高原,在赐支河万帐部大营停留了数日,就又带着二夫人苦娃、四夫人董结阿结前往参狼谷,继而入临洮为董氏守灵,除了两千幼军骑外,一个大将都未带着,全都留在了家中。</p><p>两千幼军骑前后左右四小将是大丫认下的养子,在这件事上,董虎内心是反对的,羌人的养子与娶了带着娃的寡妇差不多,是当亲儿子养着的,也就意味着这四个养子日后肯定会成为一方大将的,而且与普通的大将要特殊许多。</p><p>这样的养子,性情若真的良善还罢,可若野心太大,在儿子年岁不如他们年长,在资历不如他们时,很容易成了亲儿子最大的敌人,偏偏作为老子的董虎,还不能与一般将领那般进行打压或是砍杀了事,所以董虎从不收养义子,哪怕收养还在吃奶的小丫为妹妹,他也不会认作是养女、养子。</p><p>大丫在他不在的时候,收养了四个失孤娃娃做养子,在床上得知了后,很是抽了她好几下屁股,严厉警告她不得再做这样的事情,尤其不能认下半大娃娃做养子。</p><p>不解释还罢,解释了后,大丫也发觉自己冲动了,她可是正妻,生了儿子就是嫡子,是要继承董虎的家业的,她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成了董瑁,绝对不愿意看到“董璜欺负董瑁”的情景。</p><p>认都认下了,想要后悔也来不及了,或许是那日董虎说了“忠孝节义”四字,大丫就给了四个养子“嗣忠、嗣孝、嗣节、嗣义”名字,为了避免四个养子长歪了,也成了董虎身边四小将,亲自教导些更为稳妥,大丫对此也没有反对。</p><p>董虎领着两千幼骑自高原前往临洮,金城郡太守韩遂再一次上了封弹劾奏表,弹劾金城郡西部都尉董虎擅离职守,弹劾董虎蛮横霸道,有谋反之意。</p><p>韩遂弹劾不稀奇,在孙牛挤兑时,韩遂的弹劾就没断过,关键是韩遂的弹劾还与董虎的奏折一同送入雒阳,这就稀奇了。</p><p>德阳殿上,皇帝刘宏接过张让送来的异样奏折,并未第一时间打开奏折,来回翻看如同折子的奏折好几遍,他还没见过与竹简不一样的奏折。</p><p>“有些意思。”</p><p>刘宏轻笑一声,奏折刚打开就是一愣,不是呆愣里面的内容,而是感觉奏折上的字体与他经常看到的不大一样,不由转头看向一旁躬立的中常侍张让。</p><p>“张让。”</p><p>张让忙低身上前</p><p>“张让,你看看临洮小儿所写字迹出于哪一家哪一门?朕朕怎么感觉有些怪异呢?”</p><p>张让心下一惊,慌忙去看,看到不同于日常所见的隶书也是愣了下,皱眉了好一会也不敢确定</p><p>“陛下,老奴眼拙或许蔡博士能一窥究竟。”</p><p>皇帝刘宏不由微微点头,抬头看向人群中的蔡邕。</p><p>“蔡爱卿,你来看看。”</p><p>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琴棋书画堪称当世第一,是朝廷东观博士,在朝廷上也是所有人公认的老好人。</p><p>在皇帝拿到不同于竹简的奏表时,群臣就全都在观察皇帝的表情,在皇帝惊异奏折上字体,蔡邕就有些好奇,听到皇帝召唤,忙抱着笏板低身上前。</p><p>蔡邕与皇帝躬身一礼后,低头一看</p><p>“这”</p><p>蔡邕皱眉好一会,摇头道:“回陛下,老臣也不知,但与尚书郎钟繇钟元常笔法有些相似,但又有诸多不同。”</p><p>蔡邕仔细观察字迹,并未在意奏折上所写内容,看着方方正正楷书,犹豫道:“见字如见人,老臣虽不知此书出于何门,可看着如此书文,董都尉当是堂堂正正之人”</p><p>“嗯?”</p><p>蔡邕细细观察每个字迹时,陡然发觉奏折上内容,不由一阵呆愣。</p><p>“陛下,董都尉他他要请封烈女?”</p><p>一干大臣不lt;/p><p>“陛下,老奴眼拙或许蔡博士能一窥究竟。”</p><p>皇帝刘宏不由微微点头,抬头看向人群中的蔡邕。</p><p>“蔡爱卿,你来看看。”</p><p>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人,琴棋书画堪称当世第一,是朝廷东观博士,在朝廷上也是所有人公认的老好人。</p><p>在皇帝拿到不同于竹简的奏表时,群臣就全都在观察皇帝的表情,在皇帝惊异奏折上字体,蔡邕就有些好奇,听到皇帝召唤,忙抱着笏板低身上前。</p><p>蔡邕与皇帝躬身一礼后,低头一看</p><p>“这”</p><p>蔡邕皱眉好一会,摇头道:“回陛下,老臣也不知,但与尚书郎钟繇钟元常笔法有些相似,但又有诸多不同。”</p><p>蔡邕仔细观察字迹,并未在意奏折上所写内容,看着方方正正楷书,犹豫道:“见字如见人,老臣虽不知此书出于何门,可看着如此书文,董都尉当是堂堂正正之人”</p><p>“嗯?”</p><p>蔡邕细细观察每个字迹时,陡然发觉奏折上内容,不由一阵呆愣。</p><p>“陛下,董都尉他他要请封烈女?”</p><p>一干大臣不明所以,司徒袁隗又怎能不知,奏折就是他送给张让的,见所有人看来,也不得不上前抱拳躬身。</p><p>“陛下,那董氏虽出资三万石以助朝廷平乱,却不能以此令人立碑书文,还请陛下三思。”</p><p>众人大惊,献出三万石粮就要立碑书文?那还得了?</p><p>雒阳尹何进想也未想,上前抱拳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仅出资三万石就要为一女立碑书文,岂不是将朝廷当了儿戏?”</p><p>何进开口,满朝文武全都点头赞同,大殿内顿时嗡鸣声不断,纷纷低声反对,他们根本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全都低头反对,更有人低声说着贿赂什么的,看的一干内廷宦官暗暗气愤。</p><p>皇帝刘宏却不怎么在意,让张让将奏折当堂读了一遍后</p><p>董虎没有弹劾韩遂造反,没有弹劾皇甫嵩不还十三万石粮食什么的,他只是把自己如何安排的屯田兵卒,如何安置的百姓,把抢的钱粮又是怎么散出去的说了一遍,又说明一下自己对河湟羌每次造反的理解,解释一下自己为何要前往白马羌</p><p>反正是没有一句弹劾、不满他人话语,主体还是赞扬董氏的功绩,赞扬董氏的大义,想为董氏建一个“烈女”牌坊反正洋洋洒洒写了好几百字,听的三公和朝臣一阵呆愣、无语。</p><p>侍御史桓典面无表情出列,抱着笏板深深一礼。</p><p>“臣弹劾董都尉屠戮过甚,越职妄改朝廷律令,有不臣谋反之意!臣请奏陛下,当再遣能吏前往金城郡,督理屯田事宜。”</p><p>数十朝臣默默点头,站在角落里的一人突然开口。</p><p>“桓大人说的不错,董都尉擅设九营副将,在西海、赐支河原烧当羌族地设立两个万帐部,确有谋反不臣之心,以大人之言,何人可前往节制?”</p><p>众人大惊,齐齐回头看向开口之人,正是议郎曹操。</p><p>曹操开口,群臣一阵沉默,就是三公对那临洮小儿也是没法子,韩遂一再弹劾,不还是因为孙牛每每动手打人,每每拔刀欲杀人缘故?</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