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辽左域一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明初,被推翻的蒙元残余势力仍在西北、东北进行顽强反抗,图谋恢复。为了巩固统治,明廷开始在东北地区屯兵筑城。正统七年及成化五年,先后建立了边堡,修筑了长城,建立了由山海关至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驿站。继而建立了屯田、冶铁及煮盐等制度,以供军需;并委派总兵守辽东镇,使广大辽东地区形成一个完整的陆海防御体系。



        长城的城堡,按照等级可分为镇城、路城、卫城、关城、堡城。九边重镇所在地的城堡,称作镇城。镇以下分各路的城堡,称作路城。在要害地区设卫,卫所在的城堡,叫做卫城。卫城以下,还有关隘所在的关城和具有哨所性质的堡城。



        辽东镇按这样的防御体系建立了各种屯兵城。辽阳为辽东都指挥使司,是副总兵和巡按等的驻地;广宁为都指挥使分司,是巡抚及总兵驻地;因而建立了两座防御性的镇城。都指挥使司下设东、西、南、北、中五路屯兵,而实际屯兵的路城,只有三座,即南路的前屯卫城,西路的义州卫城,北路的开原卫城,其他路城则与镇城在一起。路下有二十五卫,分属于各路,单独建立了卫城的有,广宁中左屯卫城,广宁右屯卫城,宁远卫城,铁岭卫城,沈阳卫城,海州卫城,盖州卫城,复州卫城,金州卫城等九座防御城。卫下计有一百二十七所,单独设所建立所城,如铁岭卫之懿路所、凡河所等。所下设堡城一百零七座,关城十二座,共同防御绵延数千里的辽东长城防线。



        除了陆路防御系统,其地域西、南、东南濒临渤海、黄海和鸭绿江,西起山海关外芝麻湾,东至鸭绿江共千三百余里,由于岛夷、倭夷频繁出没,故海防亦重。设有卫、所、堡等屯兵城,称之为海防防御系统。它按军事地点的缓、冲,配备了防御军驻在其地,并建筑了堡、墩、架等设施。



        辽东为九边之首,总兵官初驻广宁,隆庆后移驻东宁卫。卫城多选在元旧城,围绕卫所建立城堡,在城堡周围安排军属居住,并开荒屯田。于是,新的城市、城镇就诞生了。卫所城市既有普遍意义的防御功能,又满足军府治理、百姓生活的需要。



        锦衣卫三百精锐一路急行军,走的就是延边的长城陆路。其实走水路更近,陆路难走。但今时不同往日,渤海之上有倭寇海军侵扰,为防倭寇海上阻击,骆思恭与罗洵选择了相对保守安全的陆路。这条陆路线之上,有着大大小小数十个驿站,情报、运输线完备,是锦衣卫这一路上歇脚、补给、住宿的地方。这一路走过去,还能检查一下各驿站是否运行良好,可以担得起未来的战争重担。



        自北京城出发,出山海关向北,经过高岭驿,至东关驿、曹庄驿、连山驿、杏山驿、十三山驿、闾阳驿、抵达义州,再过迁马岭驿,抵达广宁。又从广宁出发,过盘山驿、高平驿、沙岭驿、牛庄驿,最后抵达辽东都司治所——辽阳城。



        但辽阳城仍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地,他们此番要去的最前线驻扎地乃是九连城,该城与朝鲜义州仅鸭绿江一江相隔,乃是边防重镇。三百锦衣卫斥候部队先于辽阳暂停,是因为目前辽东巡抚郝杰和总兵杨绍勋都在辽阳,而此番需要接受调查的副总兵祖承训也在辽阳城中。锦衣卫需要先接触这几位官员,了解虚实。



        锦衣卫一路从北京行至辽阳,将近一千三百里路,耗费了十一天的时间,这已经是白日里全速缓、冲,配备了防御军驻在其地,并建筑了堡、墩、架等设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