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发面馒头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想吃菜。”小孩接过馒头就提意见。



        谢琅:“你仲卿爷爷说我做的饼好吃,我就给你做菜。”



        “仲卿爷爷,快说。”小孩咬一口馒头就催卫青。



        卫青学着他咬一口,咂摸一下,就是饼的味道。不对,比饼有嚼劲。卫青又咬一口,突然觉得口齿生津,“放糖了?”



        “没有。”谢琅摇了摇头,“放一点酒。”



        卫青掰开馒头,仔细闻闻没有酒味,“东市也有卖的,我吃过,可是那个味道……就是普通的饼。”



        “那是因为他们面和好,放一会儿就上锅蒸。”谢琅道,“我的一块面,”用手比划一下,“发满满一盆,才拿出来做。”



        卫青:“你那天说的就是在这个里面放肉?”



        “肉没有,只有菜。”家里就他和小七两人,做太多吃不完,谢琅便打算蒸一锅馒头和一锅包子。馒头蒸好了,包子还没包,谢琅干脆让卫青帮他擀面皮。



        卫青今日没什么事,来之前就打算在他家用饭,谢琅要帮忙,卫青自是义不容辞。虽然他擀的不好,谢琅包的更难看,俩人谁也没嫌弃谁。



        忙活好一会儿,卫青帮谢琅烧火,谢琅去给他家那三只炖肉。



        肉炖出香味,包子也好了。



        谢琅往简易的灶里面塞几块木柴,就洗洗手去拿包子。



        包子有两种,香菇韭菜鸡蛋和豆腐豆皮馅。谢琅考虑到卫青刚才吃了两个馒头,就掰开两个,各给他一半,剩下两半,他和小七一人一半。



        见两人吃下去,谢琅才问,“味道如何?”



        卫青指着豆腐包子,“我喜欢这个。”



        小七的正好也是豆腐包子,立刻跟着说,“我也喜欢这个。”



        “那我只能喜欢香菇馅的了。”谢琅道。



        卫青下意识问:“为何?”



        “没人喜欢,没人吃,总不能喂猴吧。”谢琅道,“辛辛苦苦包出来的,含着泪也得吃完。”说着,心中忽然有个想法,“给你陛下送去?”



        卫青抖一抖,险些把香菇包子扔出去,“这个玩笑不好笑。”



        “随口一说。你敢我也不敢。”谢琅道,“拿到宫里就凉了。对了,等一下我把做法写给你。让你家厨子试试,试成了再告诉陛下。”



        卫青很意外,“今天有点不像你。”



        “我可不想再被他指着鼻子骂欺君。”谢琅皱着鼻子道,“再说了,你主动送上去,他有的吃,就不会没空也得抽空来找我。”



        卫青点头,“陛下今年是有些忙。早几天——”



        “别说。我不想知道朝堂上发生的事。”谢琅道,“什么都不知道,同你陛下聊天的时候不会说漏嘴,也不会忍不住劝他。哪天他想问问我的看法,都不知从何说起。”



        卫青失笑道:“好,我不说。咱们吃包子。”



        冬天日短,卫青在谢琅家吃饱,稍作休息就起身回去了。



        正如卫青所说,刘彻忙,有许多事等着他处理,以致于再来谢琅家已是元光五年三月,大地春回,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时节了。



        谢琅家的粮食足够吃的,路东边种了八亩小麦,路西边就没再种春小麦。种了整整六亩红薯。剩一点红薯苗,给谢春娥一点,给他姑奶奶,也就是他爹和谢建业的姑姑家一点。



        谢琅的姑姑不省事,他爹的姑姑一家是讲究人。清明来给老人家上坟,见谢琅在地里种红薯,帮忙种好就直接走人,期间连一句都没问。



        难得碰到一家这么识趣的人,谢琅叫谢二郎亲自送过去的。



        余下的红薯苗处理干净,谢琅家中无事,只待夏收,却等来刘彻。谢琅严重怀疑他算着日子来的。



        刘彻这次过来一扫除夕前的阴郁,进门就笑呵呵的喊,“小七——”



        “小七在学堂。”谢琅接道,“想找他,从西边的大路直接往南就能看到。”



        小孩不在家正好,刘彻进屋就说,“拿点果子出来,吾快渴死了。”



        “三郎,三郎!”



        刘彻眉头一皱。



        谢琅扑哧笑出声来,“看来陛下今天来的不是时候。”说着就往外跑,“何事?”



        “我觉得今年可能要有蝗灾。”



        刘彻霍然起身,大步往外走,“你听谁说的?”



        “王,王大公子,您,您从哪儿,冒出来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