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万字更新吼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场暴雨过后,空气里带着湿润,透着雨水没有下透的灰蒙蒙,还有一道不大清晰的五色彩虹还没有褪尽,剩下一大半儿挂在半空中。



        皇上慢悠悠地踱着步,途中有小太监来告诉他,“平郡王福晋去隆福寺烧香”,他也只点点头。



        来到无逸斋,皇上一靠近那间小课室,就听到梅文鼎那慷慨激昂的老迈声音,凑到新装的玻璃窗户前一看,哎呦呦,乖孙儿果然不适应,瞧瞧那小身板,嗯,不错,礼仪很好。



        皇上看着看着,忍不住就乐呵。



        皇上也没进去打扰他们的教学,就安静地站在窗户边听着。



        “小殿下你看,这个小三角架,这样旋转,旋转,旋转……转了一圈,就是一个圆,圆里的四个角画一画,就是一个正方形……小殿下举手了?哪里听得不明白?”



        就见梅文鼎停下讲解,弯下身,发出循循善诱的声音。然后是乖孙儿迷迷糊糊满是疑问的声音。



        “梅先生,弘星都明白了。一元方程、勾股举隅,玛法都教导弘星。”



        “……草民不知情,误以为小殿下没有基础。小殿下说说自己对一元方程、勾股举隅的理解,好不好?”



        “好——短边为‘勾’,长边为‘股’。立竿测太阳高度,日影为勾,标竿为股。举隅,举一端为例也。语出《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復也。



        唐杜甫《壮游》诗: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夫子作《大象》,多於《卦》《爻》之辞之外,别起一义以示学者,使之触类而通,此即举隅之説也。”



        “大清有人说‘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玛法说梅先生做得最好。先去中西之分,再论华夏算法数学。



        《九章算术》勾股章中就有一题: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



        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隙积术’和‘会圆术’,华夏开始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



        小孩儿显摆起来,手动脚也动,眉飞色舞的小样儿,小嗓门越说越有精神。



        皇上听着,忍不住又是乐呵。



        课室里面的梅文鼎听着,越听越是惊奇!



        “用西洋符号表示算法知识,草民明白。代数、几何、珠算、历算……分开研究,草民也明白。小殿下,不大明白。草民斗胆,请小殿下再说一说,对数表,是什么?”



        “好。梅先生你看。lg1=0,lg10=1,lg100=10……这样,这样的,一个表格。弘星画给先生看。还有素数表、根数表、三角函数表……”



        明亮宽敞的课室内,梅文鼎老先生一身淡青色的长袍,干净清爽,习惯于教书育人的他还有一副亲和力十足的面孔,讲课的时候更是语言风趣,浅显易懂。



        弘星坐在他对面的小书桌上,两个人中间一张大书桌上摆放书本儿,算盘,自制的小圆球,小三角形,小梯形、教学的各种小纸板小模型……



        还有那来自西洋的纳皮尔算筹、伽利略比例规、计算尺、筹式计算器和帕斯卡计算器……



        此时此刻,梅文鼎先生就看看眼前的小胖娃娃,胖嘟嘟、肉乎乎、白白嫩嫩……一双眼睛跟那透明的琉璃、黑宝石一般亮晶晶的,会举手提问,会显摆……



        这不是一个金尊玉贵养大的小娃娃吗?



        算一算,康熙三十八年秋生人,加上做胎儿的时间也才四岁,这就懂了?



        梅文鼎自己当年也是神童。可他好一番准备来教导“神童”,还是被震住了。



        可是弘星开心啊,小孩儿说完一通学问精神得来——拿着尺子画完对数表,眉开眼笑的小样儿跟小孩子和大人显摆的时候一模一样。



        “梅先生,弘星还知道梅先生的故事啊。梅先生打败西洋传教士,威风。”说着话,他还“啪啪”鼓掌。



        梅文鼎情不自禁地笑出来。



        “小殿下,那都是草民当年年轻气盛的时候做的事儿。草民现在明白了,我们要有脸面,不光是打西洋人的脸一争长短,更是自己实实在在的强大。”



        弘星小骄傲:“先生,弘星知道。先生在家里教学,很多人会数学。玛法要编一本《数理精蕴》的书,刊行天下,总括大清的数学算法历学知识,很多人很多人都来一起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