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船厂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长洲岛上,人声鼎沸,热火朝天,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一座座厂房、炉房拔地而起。船台船坞初见规模,水力驱动的可吊起近百吨重的几座起重机正缓缓舒展手臂。

  这是珠江的江心岛,北望黄堵港,江水滚滚奔腾,远方,海天一色。

  远东规模最大代表世界最先进技术水平的广府造船厂就将坐落于此。

  走在这无数人影忙碌的岛上,叶昭深深呼出口气,终于,有些眉目了。

  叶昭身后,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有高鼻梁的白人,也有穿着官服的大清官员,跟在叶昭身边除了一名红顶子官员,另外则是两名布衣,卷头发四十多岁的洋人唤作马丁,三十出头一袭青袍微胖的华人叫刘麒,两人乃是广府造船厂的行政总管,创业之初,自然来自英伦船厂的马丁为正,刘麒虽是华商青年翘楚,但现今自然要抱着学习的态度为副手。

  这座造船厂,虽为国有,叶昭并没有设立船政局一类的衙门来管理,更没有给刘麒戴上红顶子,洋务运垩动的失败可谓前车之鉴,企业,就要走企业路线。

  造船厂要自负盈亏,不仅仅是船舶贸易行,就算广东水师,从其购买舰船也好,修理改造船舶也好,都要一笔笔结算清楚,当然,船厂前几年大将军府户房自然要拨银子补贴与它,可这财政拨款也要数目分明,与靠国家供养是两个概念。

  用人上”与洋务运垩动相比就更是天壤之别了,洋务运垩动时雇佣的洋人技工都大有滥芋充数之辈,这行政管理人员,就更几乎都是门外汉,能臣如左宗棠,也不免任人唯亲”雇佣的都是与其交往密切的洋人,而非专业管理人才。

  而这些洋人,在本土大多一文不名,可在中垩国挣着巨额薪水,十几年后回到本土,无不成了富豪。

  现今由威尔斯、由胜和银行出面在英国招募的行政人才和技工,叶昭还是很满意的,就说马丁,可是有在利物浦皇家造船厂担任高管的经历,虽说来大清自是为了高薪厚酬,但叶昭觉得应该物有所值。

  至于高级技工低级技工各种西洋匠人,工薪也算合理。

  洋务运垩动中以马尾造船厂为例,用了十年实现了技工本土化,将西洋技工全部遣散,叶昭则希望五年之内实现这个目标,其实这是保守数字,毕竟现今与洋务运垩动不同,广东是在逐渐形成国家级的基础工业链,而洋务运垩动,则从来没实现这一点。比如办船厂办军械厂,其就在船厂军械厂内架设小铁厂,需要什么,就建什么,改变的,只是船政局军械局那一方小天地,并没有靠着洋务运垩动中几大企业带动起民族工业发展,说到底,是一种畸形的发展,那段时间,大清工业,甚至谈不上甚么发展。

  而衙门式工厂就更是冗员严重,各个部门头头都指望着升官发财,从中中饱私囊捞银子送上官,这种企业”只会变成无底洞,靠着官家白花花的银子水一般的砸进来维持。

  “好啊,王爷,下官看得出”王爷实在宏图大略,这西洋火轮船,指日可见啊!”叶昭身边那红顶子官员感慨着,一脸赞叹。

  他乃是湖广总督官文,满洲正白旗人,生得面相端正,身材也高大魁梧,实则典型的满洲贵族子弟,不谙政事,全靠幕府师爷帮其定谋划策,时人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即妾大、门丁大、庖人大。

  官文门第观念浓厚”一贯看不起汉人官员,对于火箭般蹿升的汉人读书人更是成见颇深,看着这些卑贱的汉族读书人、种田佬一个个爬起来占据高位,心里极不是滋味,时常背后大骂庙堂汉人重臣。

  面官文与曾国藩更是芥蒂颇深,曾国藩为两广总责,却在湖南湖北影响巨大,尤其是曾国茶被投湖北巡抚之后,与官文几乎势成水火,加之粤军入赣,湘军主战场则放在了湖北江西安徽交界,与九江石达开部魔战

  不可避免的,湖北军政事越发被曾国藩指手画脚,甚至武昌府知府任命这等事都被曾国藩插了手,官文保举的官员着官家白花花的银子水一般的砸进来维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