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堪比少年中国说!(元旦快乐)第1/3段
英雄。
这是闻一多对这本《机械制图》作者张三的评价。
作为生于清末之人,经历中华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巴黎之耻,他深深明白当今中华为何弱小的原因,更懂得面前这本稿件的份量和意义。
如果说国家弱小起源于清末,根源在于自身战乱和各国侵略,那么,国家工业无法壮大的原因,除去外部环境和政局影响,还有缺乏先进技术、完善的基础知识和优秀工业人才三者。
没有先进技术和优秀工业人才暂且不谈,缺乏系统性的制图标准,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自清末诸多学子出国以来,习得文学、语言和哲学之生如过江之鲫,习得工业要领和科学精髓之生屈指可数,诸多关键性技术和重要基础知识,皆被甲午之战过后的日本予以封禁,系统性之制图标准便在其中。
作为站在国内大学教授金字塔顶端的文学大师,闻一多对于理学类知识和国内工业状况了解照样不少,关于制图,国内懂得画图之人,不少,获取之图样亦不少,然,大多人基本停留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步,大家可以参照耗费重金购买的西方专利技术之图纸依葫芦画瓢,但却无法在这个基础之上衍生改进。
原因很多,其中关键一点便在于这篇文章所言,缺乏系统性的制图标准。
不懂标准和参数,何谈发展和改进?
这些年来,国内诸多顶尖高等学府的教授不断联合起来,试图构建属于一套中华的制图标准,其中就有国立清华内部为代表的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庄前鼎,由于没有来自国外的资料数据可以借鉴,庄前鼎负责的制标队伍只能独自前行,一点一点借助新文化运动之后留存的图纸资料,构建制图标准。
但构建一套属于中华的制图标准何其艰难,并不是你规定一个符号是什么,它就是什么,制图标准是图样的灵魂,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基础,有属于自己的规律,构建时必须参考现实,与之结合。
新文化运动之前,清末留存的图纸资料不少,新文化运动之后,象征着封建礼教的清末书本、文言文、诸多书籍资料被毁之一炬,其中就有不少隶属清廷的各种图纸资料被打入旧文学的坟墓。
庄前鼎负责的制标队伍经过三年努力奋斗,不仅没有按照预期完成制标任务,甚至连一半进度都没有达到。
若是这篇稿件正文,真如同第二页文章所言,蕴含一套系统性的制图标准和数据,那么,将是国内工业有史以来最好的消息之一,堪比当年侯德榜破解西方封锁的氨碱法制碱之密。
当年制碱何其困难,原因便在于西方的封锁,曾经考了十科1000分的顶级天才侯德榜日夜刻苦,终究是突破了对方的封锁,建立属于国家的基础化工工业。
而在这名作者张三的身上,闻一多同样看到了侯德榜的身影。
上千个日夜心血,只为今朝无私奉献,其中艰难险阻和危险不知多少。
张三先生,友三有礼了。——闻一多心中默默对这位张三先生致以敬意。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篇文章是标准的社科文章,无论从行文节奏,还是格式,都不符合清华学报的收稿要求,但身为闻一多毫不犹豫级将它视为人生之中所读文章前三。
时间缓缓流逝,不多时,编辑部房门敲响。
“请进。”闻一多听到声音,回应道。
下一秒,房门推开,只见身穿黑色长袍的校长梅贻琦出现:“友三兄。”
“没有想到居然是月涵先到。”闻一多见到梅贻琦,顿时起身,上前迎接,伸出右手,微笑道。
“今天没出去,就在办公室里,接到小田通知就赶过来了,友三兄,今日怎叫我这大保姆来编辑部?”梅贻琦伸出右手同闻一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