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这世界太危险(上)第1/3段
三更一万多字送上,求票与收藏
===========
“则平,你怎么来了?”
“陛下如今是九五至尊,一言一行必须为天下人表率,想与臣民说话,可以召入宫中,而非是在一个茶楼上,臣听闻后,刻意从政事堂赶来进谏。”
宋九看着此人,瘦高个儿,四十来岁,身上穿着大紫官服,不用看官服,看他与赵匡胤说话的语气,又提到从政事堂来的,身份也不一般。这人是谁?宋九最恨的就是这时代人取字,不称名称字,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一提那个不知道,但若写希文、介甫、君实,准会有大半人发呆。他看这个中年人,这个中年人同样不满地看着他。
宋九没有对视,宁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迫于赵匡胤的威严,是让人产生敬畏,那怕自己是来自后世的,但自己不会提防赵匡胤会害自己,赵匡义心狠手辣,可他专干皇帝,多半也不会对自己一个平民百姓,不对,是一个九品小散官下手,除非自己想谋反。这些大臣就不大好说了。
赵匡胤道:“宋九,你先回去,将学子带来。”
“遵旨。”
宋九下了茶楼等马车,向一个兵士问道:“刚才上去的那个大臣是谁?”
兵士古怪地看着他:“你不认识?”
“我那会认识?”宋九道,连赵匡胤还是刚刚认识的,况且大臣。
“他就是赵相公。”
“赵普……”宋九要用手捂嘴,然后揉太阳穴,就是这老小子说自己是奇技yín巧,但宋九知道此人可非是凡人,宋朝以后国策的制订者,第一是柴荣,然后就是此人,这才到赵氏兄弟,不能说好的,柴荣重视武功,难道就不重视内治?总之此人制订的国策弊大于利。可有时代的局限性,正是这些国策,加速结束了五代割据混乱局面。具体的他记不起来,记得起来也没有用,史书里的东西只能相信七成,幕后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是史官看不到的或者刻意篡改抹杀的,也不可能载入史册。
侍卫叫来马车,宋九上马车,去河中拉学子过来。
楼上君臣三人在说话,说这个赌约。
赵匡义忽然道:“四百零二万缗钱哪。”
现在算术水平低,又是用心算,比较难算,赵匡义算了好一会儿,还算错了,应当是四百零六万缗钱。他又道:“能卖给他。”
赵匡义是说那个河洲的实际情况,黄河开始出现局面地上河的情况,也就是河床底还比堤岸高,这可是要命的。汴水要稍稍好一点,也没有地上河,然而黄河冲涮过来大量泥沙,在逐步将汴水水位抬高,水小一点还好,水大一点就会形成水患,后来连东京城都淹。这个河洲面积很小,虽在东水门外,也不值得花力量与紧张的财帛去整治,因此十年有三年被淹,河边长满了芦苇丛,只有一些地势较高的地方有百姓种植庄稼蔬菜。而整个宋朝现在人口也不多,地价比较贱,东京郊区良田一亩都不足一贯钱,劣田一亩只有几百文,这是东京城郊区,往偏远地方去地价更贱。
所以赵匡义又说道:“这小子亏了。”
那用得出这么高价钱租借?只要一声喊一亩地出五六贯钱收购,马上会将这个河洲上的地全部收归他名下。一万几千贯就能全部拿下。
这一说,三人都凝眉苦思。
当然,无论他们再怎么聪明,也想不到几十年后宋朝的情况,宋九是能买下来,但宋朝一旦发展起来,那么大的地方归私人占有,那多显眼哪?买下来也不行,随便找几个理由就收回去。
面积也不对,宋九说二十七到二十九顷那是现在实有面积,就是量相差也不会大,但这不包括河边的芦苇丛、沼泽地等无效区域,实际它面积东水门外,也不值得花力量与紧张的财帛去整治,因此十年有三年被淹,河边长满了芦苇丛,只有一些地势较高的地方有百姓种植庄稼蔬菜。而整个宋朝现在人口也不多,地价比较贱,东京郊区良田一亩都不足一贯钱,劣田一亩只有几百文,这是东京城郊区,往偏远地方去地价更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