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神奇(上)第2/2段
宋九想不懂。
出炉了。
天冷下来,冷却起来很快的,能做比较,先铸一器,试其韧性与硬度,它还有许多缺陷,但肯定比宋朝那种方式冶出的铁好了不知多少倍。并且浪费率也少,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成本也略略下降。赵匡义松了一口气,终于弄出来一样。为了它,整个朝廷都在骚动,更不知花了多少钱,看着铁水从槽口里平静地流淌出来,赵匡义道:“也算是大功一件。”
“二大王,我就不要朝廷赏赐了,请求朝廷疏浚汴水。”
“你不说本官就不知道哪?只要再出来好钢,不用你说,本官也会chéng rén之美,成全你。”
送走赵匡义,接下来就是炼钢。这不但要炉窑,从炼焦到冶铁到炼钢,各种矿石放法也很讲究的,但是它们原理都不是太复杂,与十六七世纪欧洲人相比,也许部分细节上不及他们,但他们未必能有宋九原理知道得清楚,也导致一部分细节必然不如宋九。会各有优劣,不会好也不会太差。
将铁棒与木炭层层落好,开始升火。
先将民夫打发回去。但还有事,留下的将是未来这个作监的工人,官吏,宋九必须要讲解,不仅各个注意事项,操作过程,还有原理,不知道原理就会胡来。
宋九也清楚地说了一件事,那就是不断地改进技术。
材料的不同,温度的不同,以及各个细节的变化不同,都会产生不同质量的钢铁,这个宋九也弄不清楚了,必须以后慢慢摸索,不断地改进技术,才能尽善尽美。
也就是说最初出的钢与铁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它的质量比宋朝以前的钢铁会好了许多倍。
这些情况一起反应到了朝廷。
对此大家能理解,宋九只是侥幸遇到一个好先生,也不是神,无所不能,包括他听了木车流马的愕然。
几天后,京城外落起一场水雪,寒冬真正降临。
新钢终于出炉。
君臣又过来察看。
在这时代这可是一件大事。
将略变得粗大的钢棒取出后,开始锤打。对此宋九以前也做过讲解,所谓的百炼钢越炼越轻,不是将杂质去掉,那是错误的说法,真正杂质很少很少,每一次锤打过程中都会有一个氧化过程,敲打掉的是氧化铁,若真的百炼,最后十斤铁不会剩下一斤铁,余下九斤铁全部成了氧化铁浪费在炉渣里。是好钢,可浪费让人目不忍睹。
大家忽信忽疑,是否如此,用这个新钢一比较就能验证。
钢棒出来也要经过锤打,之所以粗大,一部分氧化,一部分是渗了碳进去,还有其他一些反应物。前后两者必须要锤打掉的。但它浪费不严重,至少十斤铁能变成七八斤钢。
有工匠,有工具,就手打了一把朴刀。抽出一名侍卫的朴刀,相互对砍,两刀皆出现一道缺口,差不多大。
宋九略有些失望,不管侍卫手中这把朴刀是怎么打出来的,若是用木炭打出来的,温度不够,质量肯定跟不上去,若是用煤炭打出来的,含硫量会高得怕人,韧性也跟不上,除非是真正百炼钢,那是不可能的。难道哪里还出了问题?
有点儿想不明白。
已让君臣大喜,首先就是宋九说了好几次浪费,铁矿石出铁浪费,炼钢反复锤打,浪费的铁数量也远远高过这种炼钢法,人工也浪费,一把朴刀多次锤打,得花几个人工,而不是象现在一次成型。其次是效率,速度快,能大规模产量化,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还有火药的使用,这会使宋朝钢铁产量来一个飞跃性的增加。
赵匡胤哈哈大笑,说道:“宋九,这次算你替朝廷立下大功。”
“这是微臣应当做的事。”
“有功当赏,有过当罚,让朕赏你什么,你岁数小,升官不大好,朕就赏你一万匹绢。”
这个赏最好不过,官本位思想作怪,一些儒臣仍然认为它是小道,再升官还会罗嗦,但赏钱就不要紧了。而宋九现在最缺的就是钱。
宋九大喜道:“谢过陛下。”
这里的事务也结束了,余下的由朝廷正式接管。
宋九回家,得弄一样东西出来,那就是上天的东西。但另一件事让他忧上心头。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