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加码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若在这里选址,离那个粪便池子就不大远。

  “就这里吧,那个大池子真不行,盖起房子,味道不会传得太远。”

  “又得要许多钱。”

  “胡行头,你看,前面就是两个村庄子,你怕作坊以后味道难闻,那两个村庄百姓岂不怕味道难闻,以后河洲好起来,有想法的人就会多,宁肯花一点钱,也不能多一件事。”

  “但对他们也有好处……”

  “是对他们有足够好处,至少未来庄稼地里的肥料不缺了,可到时候他们想不到好处,只想坏处怎么办?都想着好处,河北河中的百姓为何不想想码头给大家的生机,而是矛盾重重?”

  “行,我这就去办。”

  “手续必须清楚,不能有任何马虎,哪里未来会能养活上千的河中百姓。”宋九再次慎重地说道。

  回到家,宋九继续盯着图纸。

  龙是不能要了,尽管朱三说得有可能夸大其词,但也不得不防,河洲五十年之内是他的,十二年时间就能将一个无业游民演变成一个皇帝,况且是五十年。

  然后又看了看陆地上十一个桥洞,狠了狠心肠,做了一次修改。原来一个桥洞除了桥墩占用面积,跨度不足十五米,这是一个安全的跨度,又打算用钢筋混凝土做桥墩,因此桥墩不厚,桥洞空间就能挪出,可以做成一个个漂亮的拱形,甚至可以装饰一下,做成几个豪华的大门。

  这次将高度下降了,改成石头桥墩,石头桥墩厚度增加,桥洞宽度压缩,大约只有十二三米。但成本会大幅度的下降。甚至连桥面也改成了木质与石质,就这个高度与跨度,已经不需要钢筋混凝土。接着又看着那十二根拉丝,总长度大约在六百多米,粗度在三十几毫米,总重量不会超过一万宋斤。虽然拉丝技术落后,再绞成钢索,成本会变得更高,不过相信这能在朝廷容受范围之内。

  宋九有些心痛,不过最终决定了这个版本。

  开始与工匠们协商。

  宋九有理论基础,可缺少实践经验,甚至也没有能力将整个桥的力学公式列出来,有这个本事都列不出来,各项数据如何检测?但有比没有好,然后开始制造一些模型,用缩小版的桥梁测试压力与压强。其中压强比压力更重要。

  现在造桥只有一门好处,对承受重要要求不是太高,但也怕意外,一旦桥修起来,游人如织,压强跟上了,压力同样也要跟上。

  这个试验会存在误差,甚至误差会超过一半,但有比没有好,而非是象以前,那种误差只有天知道了,十倍的可能性都会有。另外就是制造一样关健的东西,轴承!

  纯手工打造,一点机械化都没有。这个成本更高,实际宋九去年弄的那个吊机因为用木头,又未用轴承,损坏率越来越高。但幸好,朝廷也在观望,没有推广。

  这次改造过后的吊机才算是真正的吊机。可能还会有缺陷,但与原来吊机相比是天壤之别。

  在各项试验快接近成熟时,并且各种材料的数据都计算出来,一群衙内找到宋九,符昭寿问道:“九郎,你怎么将作坊放在河南?”

  一群衙内点头,没人是傻子,这是宋九想要藏私货。

  宋九道:“符三郎,你误会了,第一作坊比较脏,那是未来京城高档场所,我连。甚至连桥面也改成了木质与石质,就这个高度与跨度,已经不需要钢筋混凝土。接着又看着那十二根拉丝,总长度大约在六百多米,粗度在三十几毫米,总重量不会超过一万宋斤。虽然拉丝技术落后,再绞成钢索,成本会变得更高,不过相信这能在朝廷容受范围之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