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选择题(上)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且马知节才五十岁,曹玮才三十来岁,两人若没有意外。能用很长时间。

  至于他们之后的人选?宋九能说得清楚吗?

  知道,狄青。可几十年后还有没有狄青存在,都说不清楚了。

  当然。现在的情况比较好,经过这大半年的多次大会战,诸多将领得到进一步的成长,虽不能说是名帅,然而督掌几千军队作战是没有问题的。

  并且用将用得广泛,有六十多岁的老将,也有二十几岁的小将,数次战役打下来,孰优孰劣就能看出来了。如王大家包括宋九之前都看好的,但此次表现很不好,还不如他的儿子王德用。

  如魏能,有人说不好,但这次表现却十分出色。

  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不用宋九说,大家都清楚,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在议论各将的所长所短,以便运用,包括赵恒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主要是赵恒这个反常的授职。让宋九担心,也会让李继隆担心,作为主帅,此次他也拜了使相。封了几个节度使在身上,若是以为赵恒对他们不放心,李继隆即便呆在云州。也不敢有所作为,那就失去了其意义。

  赵恒默默地点了点头。

  别的不说。只说唐朝,突厥被李世民灭了又灭。但灭完了又有一部突厥崛起,直到回鹘人配合,才将突厥危害削弱,可是回鹘人又来了。还有当初的吐蕃在唐朝时又有多强大呢?文成公主一嫁,吐蕃北下吐谷浑了。

  除非象汉武帝那样不要命地攻击。

  不过西羌一直还困扰着汉朝,匈奴并没有完全失去威胁,只是危害一下子留到西晋时作。

  只能说宋朝头号强敌被灭了,不能说边患就没有了。

  宋九却在心里叹道:“幸好自己急流勇退啊,难怪以前那些功臣没有好下场,赏无可赏时,要么就是被杀,要么就是起反谋反!”

  但总的来说,还好,他挂着的是文臣称号,赵恒疑心终不及赵匡义,当然,做为皇帝,换成自己,想一点儿疑心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宋九又说了第二个问题:“如今燕云收回,头号强敌歼灭,国家不需要那么多禁兵了,就此为止,数量刚刚适中。”

  说到这里他一声叹息,赵恒也是一声叹息。

  虽然灭掉辽国,然而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先是经济,多年来的盈余挥霍一空,还得要花钱,虽然从辽国得到一笔可观的财富,甚至刻意处执了一批强硬的贵族,查抄其家产财富,只能说这些钱将眼下的费用应付过去,未来辽东可能还有零星的叛乱战事,还要建设,花的钱帛太多了。

  几十起会战打下来,也死了许多将士,伤亡的数量达到十几万之巨。重伤的要退伍了,死亡的更要抚恤其家属,整个军队整减员四分之一兵马。

  不过这一来,正好只剩下四十余万禁兵,那么国家一年将会节约大量军费。

  还有其他一些举措,例如乡兵制向北方转移,未来在6续将河北河东的乡兵转兵为民,让两路迅恢复展,而在幽州路与云中路设置一些乡兵。

  这个问题不大,原来辽国就在这里选拨了诸多兵士,现在只不过将正规兵转为乡兵罢了。至于北方大漠,宋九也说得很清楚,不扶持代理人。

  就象唐朝扶一个反一个,不值得。

  而是继续分化,让其自生自灭。

  朝廷的政策只是鼓励他们通商,学习宋朝官话与文字,推广一些定居定牧措施,余下的不干涉不参与,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麻烦与纷争。或者稍派斥候留心,防止某一部独大。

  赵恒也额许。

  然而就在赵恒准备离开上阳府时,李神佑私下找到宋九。

  王钦若进宫打小报告了。

  说实话,王钦若也有功,守大名府有功,随后在策划治理燕云时也立下诸多功劳。平天下难,治天下更难,他的功就在治字上。

  但在最初辽国大军南下时,他一度因害怕进劝赵恒逃向南方,一丑遮百俊,因此招来许多人的嘲笑,也遮蔽了他这些功劳,于是心中常常怏怏不乐,昨天悄悄觐见,与赵恒说到诸人功劳时,他说了一句:“陛下知道赌博吗?博者输钱欲尽,于是尽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宋九寇准之孤注也,实际当时情况危急,一旦辽军冲破澶州城下防线,几路兵马来不及救援,陛下危矣。以陛下之性命来博千秋万世之功业也。”

  ps:本来打算两章结束的,可码出来,感觉这样太过草草,于是推翻了,还有几章吧,虽然烂了,但不能让它烂得太过头了。下本书誓,不用那么严谨考证地去写。(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