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羞于谈钱的副校长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见李达康吹得神乎其神,却是连曾茹都有点好奇了,等离开学工处办公室后,她马上就问道:

  “李达康,到底是什么创意呀。”

  李达康微微一笑,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

  “曾老师我先问你,三点水加一个“金”,这个字怎么念?”

  “三点水加一个金?”曾茹摇摇头:“这个字很生僻,好像是一个姓是吧?不知道。”

  “念gan音。”

  “没错,这个淦字念gan,第二声,我跟你说,这个淦姓很有点来历,据说先祖是西汉的名臣金日禅,你知道他本来是个匈奴人,后来他被人灭族后,能逃走的大部分都跑到高丽去了,金是棒子国的大姓呀,相传全是金日禅的后裔,而在国内反倒是人更少,根据人口普查时候统计,淦姓现在只有万把人,并且大部分是在我老家赣源,而多出了的这三点水,根据史料记载,这是宋高宗赵构给他加上去的。”

  “你的创意是和这个淦姓有关?”

  李达康点点头,他之所以能了解如此生僻的知识,这全是因为他前世的一段亲身经历。

  在李达康的老家,嗯,那是真正的“老家”,是他父亲出生的地方,李达康的外公外婆倒是住在县城(一开始其实也是城乡结合部,只是后来县城扩大,才慢慢算是县城人),但李达康的爷爷,却一直住在农村。

  李达康小时候去给爷爷奶奶拜年的时候,总要路过一个叫“淦家坳”的地方,那个地方非常破败,几乎没什么人居住,但却有一栋奇怪的房子。

  那栋房子很特别,一看就是南方的那种宗祠,但淦家坳的那个宗祠,一看就比周围其他宗祠强,规模更大,建筑装饰也更考究,在旧时代应该算是大户人家,不过却年久失修,李达康也从没见有淦姓人前往拜祭。

  倒是李达康本人,他小时候回老家拜年的时候,在拜完自家的宗祠,他爷爷有时候会领着他三兄弟去那里拜一拜,然后动手打扫一下什么的。

  不仅是他爷爷,当时还有其他一些乡亲也会有类似的举动。

  等李达康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在淦家坳的那个地方,以前确实住着一个淦姓人家,是从外乡搬过来的,只不过在当年的革命时代,这家人为革命作出过重大牺牲。

  从早期的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家人前前后后献出了28条生命。

  这就是李达康家乡“淦家坳二十八英豪”的故事。

  等到李达康出生的时候,全县已经没有一个淦姓人了,只剩下那个已经破败的淦姓祠堂。

  李达康小时候去拜祭的时候,那栋建筑还不算文物保护单位,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都不是,所有拜祭活动都是乡亲们的自发行为。

  等到李达康上了初中,那个淦姓祠堂终于变为文物保护单位了,是县级。

  在李达康上大学那一年,保护级别更进一步,变为市级。

  然而也就仅此而已,后来想更进一步,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困难重重------

  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在李达康的家乡,像什么“全家八烈士”,“全族二十八英豪”的故事比比皆是,当年的老区人民真的是为革命作出过巨大的牺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