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老虎班的县太爷第2/2段
陆鸿此刻的心思急转,他可不是什么白丁,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道理还是懂的,看到这吴县令古板的马脸,多少让他有些顾虑,他自然知晓一个事实,满清统治下的近代中国,洋务和传统之间的碰撞一直都是非常激烈的,原本他也没料到这吴县令召见竟然会演变成为一场命题十分敏感的辩论大会……
当然,自己也可以推脱才疏学浅之类的由头,避而不谈,但是,这却不是他为人的做事风格,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也有一点自己的小心思,反正对这种命题进行一番拓展和点评,以他后世的眼界,反倒不是难题,问题是,能不能切中这吴县令的心思,这才是难点!
他略一考虑,拱拱手,神情镇定的说道:“吴大人,这洋务乃是新学,富国强兵之说,却也有些道理,却不尽然,要知道,咱们大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这底蕴之深厚,绝不是西洋人百来年文艺复兴所能比拟的!”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从侧面肯定了洋务的价值,又把传统文化捧得高高的……而说完之后,他立刻发现吴县令的表情明显的缓和了不少,看来自己这一把是博对了,他定了定继续说道:“大人,泰西列强强盛于百年间,倒确实是因这夷狄之技,然这所谓泰西奇技银巧的事物,其实华夏数千年间早有涉猎,古语有,圣王之世,始有定制,只是,国人未曾像泰西人那般的重视而已!”
陆鸿随口而言的东西,在后世看来完全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真正复兴的是欧洲的科学精神,而华夏文明的传承,从不乏精研科学之人,但是,孔孟儒学的治世之道,更多的是处世之道,却恰恰从一定程度上泯灭了这科学精神。
当然,他的说法刻意的模糊了这一区别,只是以是否重视来取代之,这吴县令那是八股文中杀出来的骈文高手,翰林院呆过的书生,自己去非议国学中流砥柱的孔孟之言,那属于找不自在。
而和这老夫子说这科学精神的话,吴县令估计也未必认同,但这列强强盛的道理,可是以洋枪洋炮的真枪实弹打出来的,他自然不可能如鸵鸟般视而不见,自己抛出这个说法来,也是让这吴县令接上话题,听听这老虎班出身县太爷的真实想法。
很显然,吴县令对于陆鸿的说辞感到十分的新颖,他高中进士后放翰林散馆,在京师之时就是清流聚会的常客,而朝中清流一派立场一向以与洋务派相左,这其实更多涉及到的是官场斗争,所以,清流一派都喜好研习各省开洋务中曝露的问题,然后以联合上奏来申述盲目开洋务的弊端。
他原本召见陆鸿,仅仅是因为在蒙阴为官三年,少有这种海外游学的人物来往,希望听听陆鸿的见解,如果陆鸿的见解还是那种“师夷之技以制夷”的老论调,他自然不会放过机会来批驳一番,对他而言,这可也是教导后生的之道。
只是没想到的是,陆鸿侃侃而谈,细细品味下来却都颇有些道理,这让他也不禁谈兴更浓几分,“陆鸿,你这番言论倒是颇合我意,圣人之言才是我华夏的立国之道,所谓师夷之技,实则是本末倒置!那我问你,对于我朝开洋务二十余载,泰西诸国可有些什么评论?你又有何见解?”
吴县令这话一问,陆鸿算是彻底摸清了这位的路数,敢情这位对师夷之技以制夷的洋务方略定然是颇多不满,这倒是让他有些纠结起来,他原本指望说动这吴县令在蒙阴搞些个产业,到时候自己好浑水摸鱼,那一级资源采集系统中,自己随便看了看,至少都有三四个产业都是投入很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做的话,绝对能做的起来。
他倒是不介意用这些产业做顺水人情,说实话,对于这个超级工业系统,他多少还有些疑虑,还真的需要一个试验田,如果能说的动这吴县令,那倒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他还惦记这这蒙阴的钻石矿脉呢!
【新书期间,兄弟们推荐票别忘记投哦,谢谢~~】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