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牛刀小试第2/3段
不待何求贵想明白刑部王公子是哪个,苏敏又接着说:“我们昨天到他家去温课,路过正厅正好听到王侍郎在说漕粮怎样怎样了,我们就故意走慢了些,又听到什么微山湖,什么损失了五百多船!你想想微山湖那是什么地方?那是强盗窝子,水寇山贼不知道有多少,这肯定是漕粮被劫了,而且以前每次漕粮进京一次最多七百艘,五百多没了,剩下的可没多少了。”
“漕粮被劫?”
“你想想,北京这么多人人吃马嚼的一天要多少粮食,漕粮被劫那是惊天大案,待朝廷派出钦差赶到那里,封路封河这么一折腾,再从江南运粮进京没有两个月不行,这么着米价可要翻着跟头往上涨啊!”
商人都是贪财好利的,何老板被苏敏说的心了痒痒的,可又有些担心,有些迟疑道:“现在米价可一直在往下落啊,这样干我本小利薄,怕是一个跟头栽下去翻不了身了。”
苏敏道:“没听我说是合作吗,我们出一千两银子,委托何老板帮我们买米,你在出把血买五千石米应该不成问题,米就暂时存在你的仓库里,如果米价不涨到五两一石,那些米就全部归你了。不过如果米价涨过了五两那我们除了要拿回一千两的本钱外,还要分两千五百石米的红利,何老板是否有这个胆量呀?。”
何求贵还未开口,陈瑜全接着道:“我们要不是消息准确,哪会白拿银子打水漂。”
何求贵小心眼一划拉,心里想:这笔买卖倒是不赖,有了你们那一千两压底,我也赔不了多少,如果真是这样那可要狠赚一笔了。他念头又一转,把福海叫了过来说道:“去外面瞧瞧米价现在是多少,顺便看看宏生、日升几家大米行的行市,机灵点回来回话啊。”福海快步走了出去。何求贵忙招呼苏陈二人喝茶,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没紧要的话。
不一会,福海回来了。他说道:“现在外面的米价又落到了二两八钱,几家大米行还在卖,估计他们的存米已经不多了,就等着十天后新米进仓了,老板我看如果漕粮出事了,这次的机会错过就可惜了。”
何求贵一拍桌子道:“好,今天就做这把了。”
看着何求贵兴奋得有些错位的面孔,苏敏突然想起了自己前段时间学到的一句名人名言:“人们追逐利润的心态:为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
苏敏瞟了一眼陈瑜全。陈瑜全抖抖嗦嗦从内衣口袋里拿出一张见票即付的龙头银票交给了何求贵。
苏敏道:“现在距离剩余漕船抵达的日期大概还有十天,你们购粮最好慢慢买,别让人察觉你在收购粮食,要不他们一下又把粮价抬上去了我们可就被动了。”何求贵忙点头答应。
走出昌盛米行,陈瑜全不由得手脚颤抖起来,说道:“苏敏啊,我会不会死在你的手上啊,那一千两银子可是把我老爹最心爱的宝刀给当了才换来的,你怎么知道漕粮被劫了,还肯定说粮价要上涨很多,要是我老爹发现宝刀不见了,还不扒了我的皮。”
苏敏当然不会说他是从未来的历史书上看到的,在道光十四年二月从江南北运到京的漕粮被微山湖盗贼所劫,到京的漕粮仅余十之一二,京师一时粮价暴涨,后经朝廷从山西、河南等地多方调粮,京师粮慌才得以缓解危机。从这点也可看出清朝政府机器运转的效率,官员能力之低下,苏敏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毕竟在以后的日子里是离不开钱的。
看着陈瑜全惨白的脸,苏敏心里快笑倒了,表面上却装做若无其事地安慰他道:“相信我,没准确消息,我怎么会害自己最好的朋友。”
陈瑜全半信半疑的撇撇嘴,赔不了多少,如果真是这样那可要狠赚一笔了。他念头又一转,把福海叫了过来说道:“去外面瞧瞧米价现在是多少,顺便看看宏生、日升几家大米行的行市,机灵点回来回话啊。”福海快步走了出去。何求贵忙招呼苏陈二人喝茶,三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些没紧要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