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一封朝奏九重天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宫阙重重,自古以来便积淀了无数故事。这些故事,无不带着血腥与阴谋。仿佛,深宫大院之内,本就是孕育此类故事的沃土。

  骄阳烧灼,宫殿闪烁着刺目的光芒。

  大殿,寂静,流溢着冰块散发的寒意。

  穿着明黄长袍的皇帝打开奏折,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皱起,好一会儿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钦天监副监在殿外求见,皇帝抬起目光落在那个瘦小乌黑的男子身上,将手中奏折放下。

  “进来吧!”

  “喏!”

  那钦天监副监小心翼翼躬身步入,然后跪在殿中。

  “微臣叩见陛下。”

  “说吧,有什么事?”

  “钦天监正监如惠大人已经好转,微臣特来秉知陛下。”

  “哦?已经好转?可能说话?”

  “暂时不能,御医说如惠大人身体虚弱,需要饮食调养,需要过些时日才能复原。”

  “唔,那就让他养着吧!对了,你执掌钦天监,天象可看透?如今骄阳似火,大涝之后又是大旱,各地已是雪片似的上来奏报,情况很是严峻。你钦天监可是任务繁重,想想办法,怎么解决目前的问题。”

  “微臣遵旨。”

  “如惠那边有御医在就行了,你也别到处跑,安心做事就好。”

  “是!”

  “去吧!”

  “微臣告退!”

  那人离开后,皇帝又将目光落在了奏报上。他的神色看不出喜悦。奏报是禁军周驰让人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报上说庆王被人所害之事。他放下奏报,幽幽一叹。虽然平日里他很想宰了这个家伙,可是现在他真的死了,他却欢喜不起来。内心的迷茫与空落,总觉得似乎什么东西被人夺去了似的。

  不过,他想到的不是庆王之死,更非龙门城现在谁在主持,而是现下局势纷乱,庆王死了,朱兆和和朱兆基势同水火,那么,他这个做皇帝的日后应当如何处断龙门的事情。撤掉是不可能的,那样会引起各地藩王的反弹和民间的非议;可若是不受掌控的如庆王一般的人主持,那又是给自己添麻烦。所以,现在后事如何处置?

  “进来!”

  皇帝忽然抬头,威严的喊道。

  毛骧立时滚地而入,匍匐在地。

  “卑职叩见陛下。”

  “龙门城现在局势如何?朱兆和和朱兆基怎么样了?”

  “启禀陛下,朱兆和和朱兆基已死,现在主持龙门事务的是庆王四子朱兆圭。”

  皇帝眉头一凝,冷冷的盯着毛骧,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已有十余日,下面奏报过来耽搁了时间。”

  “废物!”皇帝怒斥道。毛骧跪在地上,浑身战战兢兢,自打接到奏报,毛骧便知道会挨到训斥。所谓天威难测,便是如此。皇帝起身,从御座上走下来,来到了大门外。

  殿宇重重,回廊无数。阳光如火,在眼前生辉。

  “朱兆圭此人了解多少?”

  毛骧急忙转过身,跪对皇帝,道,“此人年少,是庆王第七房妾室所生,一向声名不显,只是与王妃关系很好,颇受王妃看重。”

  “龙门城现在局势如何?”

  “已是稳定下来。”

  皇帝冷哼一声,淡淡的道,“看来也是个有本事的人,能如此轻而易举的平息内乱,魄力和手段不小。看来,越是不起眼的角色,反而越是厉害。两虎相争,渔翁得利。小小年纪有如此本事,便不是个善茬。让人盯着他。”

  “卑职明白。”

  皇帝扬起头,眯着眼睛望着湛蓝的天空,喃喃道,“你这是故意给朕摆个迷魂阵是吗?死了便死了,还要给朕制造麻烦!来人!”

  “陛下!”老太监从旁边跑了过来。

  “传旨龙门,庆王为歹人所害,朕心悲痛,天家血肉,无故而终,催人心肝。然,事已至此,往事不可追。特赐庆王谥号‘忠正’,着内务府拨钱督办丧事;令,责令有司严查此事,捉拿凶手,明正典刑。此外,庆王四子温良恭俭,颇有才华,允其承继庆王爵位,继续管理龙门封地。”

  “喏!”

  “去吧,写好给朕看看。”

  “奴才遵旨。”

  太监离开后,皇帝回头瞥了一眼毛骧,道,“进来京畿多事,你们锦衣卫注意点,莫要让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奸宄鼠辈在京城闹出事来。另外,一些邪门歪道,最是妖言惑众,给朕严查。”

  “微臣遵旨。”

  “去吧!”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