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奉遗旨,起兵(下)第1/3段
不过这些这件事情徐济自然是不会如同孙坚一样冒失的,所以他也便委婉谢绝,如今袁绍乃是诸侯联军的盟主,就算再有什么私怨也得等到诛除董卓之后再议。孙坚自然也没有在多说,毕竟他也只是想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态度而已。
旦日清晨诸侯便于酸枣大营外筑台三层,遍查各路诸侯的旗帜,其上更有白旄黄钺,预备下了兵符将印。而曹操便请袁绍登坛歃血立盟。袁绍也不推脱,立刻便整衣佩剑,慷慨然而上,焚香祭拜天地罢了,便自怀中掏出盟书。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待袁绍宣读完毕,诸侯便以此歃血,众人皆为袁绍盟书之中的言辞所激,尽皆慷慨激昂,歃血罢便请袁绍至大帐升帐议事,当下便照爵位依次排座,徐济便是诸路诸侯之中地位仅次于盟主袁绍之人,自然是列于袁绍坐下首席,而徐济的对面便是倡导此次讨伐义举的曹操,接下去便依次而坐。
曹操见诸人皆已坐定便开口道:“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但凡联军之中有自相戕害之举,必严惩之!”袁绍闻言亦是点头道:“袁绍虽不才,但如今既然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帐中诸人于是便皆高呼惟命是从,唯有徐济心中冷笑不已。今日清晨他便曾在袁绍营外看过,这位盟主所带虽有三万人但真有一战之力恐怕十成不足一半,所谓的讨贼,也不过是他赚取名望的大好时机而已。
不过徐济自然是不可能揭穿的,说白了他抱持的目的其实和袁绍一般无二,董卓入京便据有了汜水关这道天险,又岂是这些乌合之众能击破?而且如今董卓防备之心定然甚重,轻易如何能图谋?所以徐济一开始就不认为诸侯能胜,更重要的是董卓仍有退路。自洛阳西退便是长安,长安之后便是董卓的起家之地西凉,这如何是诸侯这些心不齐的杂牌军能对付得了的?不过这些想法徐济从来未曾对他人提起。
而袁绍见诸人反应似乎颇为满意又开口道:“吾弟袁术所督之地便在左右,便使他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然则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不知何人愿意担此重任?”诸人一时之间面面相觑,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而且袁绍摆明了他是绝对不会出力的,否则他绝对不需要说出这样的话来,不过徐济自然也不会去充大头,他很清楚董卓不是个好招惹的角色。一旦自己出头成功还好说但倘若受挫恐怕就会遭到袁绍的针对了,届时一定折损联军士气的帽子扣下来徐济可是吃不消的。
不过终究是有人愿意出头的,就比如。孙坚。
“长沙太守孙坚愿为前锋!”听到这句话徐济并不意外,孙坚对大汉的忠心程度徐济并不能够清楚的知晓。但孙坚需要更多的功劳他却是知道的,孙坚并没有自己这般运气。他若是还想要晋升唯一的期盼就是战功,不断的战功才能保证他的升迁,也只有这样才算是达成孙坚步入仕途的目的。
而袁绍最想要看到出头的人并非孙坚,但袁绍当然也清楚徐济不是蠢材,这么显而易见的陷阱他是绝不可能会跳进去的,所以见到孙坚如此也只得笑道:“文台勇烈,正可当此重任。”
而此时远在洛阳的董卓当然也知晓了汜水关外的这些大事,但董卓其实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汜水关在前便是有再多的士卒也休想跨越,而且董卓也不认为袁绍这帮乌合之众能对他造成什么太大的影响,所以依旧是每日荒淫无度。但董卓不在意并不意味着李儒也会轻视。李儒的眼光向来都是极为精准的,他从袁绍等人这般张扬的动作中看出来的危机并不是对洛阳的威胁,而是曹操的一道檄文让董卓立于风口浪尖之上,而且自家这位丈人颇为不合时宜的做法更加剧了这种情势的恶化,现在董卓已然成为人所共称的国贼了,这样下去的结果恐怕是不容乐观。
但李儒知晓这些却也无能为力,每次当他想就此劝谏董卓之时董卓都会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干脆无视,李儒心知这乃是人拥有了权力之后的表现,但他心中的焦急却是已经到了危及性命的程度了,但董卓却依旧故我。
而酸枣大营这面在孙坚领了先锋的任务之后自然是各司其职自去准备了,徐济被分配到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位置,才能保证他的升迁,也只有这样才算是达成孙坚步入仕途的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