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进击第2/3段
但杨彪虽然选择了退避却还是有人不愿意这么选择的,杨彪方回到之前的位置上时,太尉黄琬也出列拱手行礼,慢条斯理的开口道:“杨司徒之言是也。当年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如今长安尽为瓦砾之地,难以安住;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洛阳之宫室而就长安之荒地,非所宜也。”当然黄琬还略去的一句话便是,皇帝的面子问题,不过他也清楚董卓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傀儡的想法所以他才没有说出口。
而董卓当然并不是不知道这些,但他却有逼人不得不对他言听计从的办法,他摆摆手站起身来看向朝堂中的诸人道“而今关东贼起。天下将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我意已决,汝等再休乱言,再言者,便以谋反论处!。”这话说的是掷地有声,满堂文武一时之间不敢稍有出声。
但终究还是要有人不死心,比如司徒荀爽,这位可是地位不低了,在颍川也是大大有名的当世大儒了。而荀爽此时也只是劝谏道:“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而董卓听闻这话也只是冷冷一笑道:“若为天下计。安能惜些许小民哉?”荀爽一时无言以对,但心中却是依然看清董卓为人,心中已然打定了主意不会继续留在中枢。
诸人见荀爽亦是无功而返便知董卓怕是已然心意坚决了,于是便各自回府准备一切事宜去了。而旦日董卓便下令罢免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杨彪黄琬是心有不甘仍旧希望能够留下静待时机,但荀爽却已然看破了董卓为人,他之前也曾受到自家子侄辈的荀彧的来信备说如今情势,他原本嗤之以鼻,但如今再看却发觉句句珠玑,于是在杨彪劝他留下之时荀爽便以身体老朽想要归乡养老为由婉拒了。
但实际上荀爽却还没有到养老的年纪。如今对他来说最好奇的便是自己那位惜乎只有数面支援的侄子究竟是怎么看出如今这纷乱的局势的。带着这般强烈的好奇心荀爽当然是马不停蹄的赶回颍川去了。
而董卓呢,一大清早自府门而出想要上车去皇宫上朝,然而偏过头便见到有二人望车而揖,董卓细细一看才知乃是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也。于是董卓便奇道:“汝等何事在此久候?”周毖闻言便拱手作揖道:“今闻丞相欲迁都长安。故来谏耳。”但这两人却是没有看到董卓脸上的冷意,董卓记性不算太好但却也绝不不差,他可还清楚的记着当初自己欲杀袁绍之时便是这两个保下了袁绍。如今之所以董卓没有立刻动手泄愤也是因为回洛阳前李儒千叮万嘱要董卓按下自己的性子行事。
但董卓再怎么好脾气也忍受不了这样的事情了,何况董卓原本就是脾性极为暴烈之人。闻听这话当即便大怒道:“我始初听你两个,保用袁绍;如今袁绍已反。料汝等必是其一党也!”说完这话当即便叱武士将二人推出都门斩首。
有了这两条人命的教训在前自然便在没有人敢反对迁都之事了,而董卓也立即便开始了行动。而此时,李儒也回来了。
话说当日董卓一走李儒便下令关上士卒只守不出,但李儒却没料到这一切都早已在徐济的预计之中,所以当汜水关仅仅剩下了数百守卒之时徐济便悍然发动了进攻,凭借乐进所部精锐士卒的努力徐济强行冲开了汜水关的防线,李儒当时身边人手并不多,而且他始终担心徐济只是作为前锋,所以他不得不暂时不去理会徐济这数百人,但接下里李儒却觉得自己被愚弄了,乐进等人突入之后便四散而去,李儒根本无法追捕,而且他不敢耽搁董卓的迁都计划,所以最后他不得不放弃了找到这些强行突入汜水关的士卒。
但唯一让李儒稍稍安慰的是这强行闯入汜水关的士卒似乎并没有帮助诸侯的意思,自他们进入之后一连数日都有诸侯试探性的攻城,而李儒也故意做出了几次不敌的迹象,但这些人都没有丝毫的反应和动作,李儒也不得不暂时不再注意这些人,因为诸侯的进攻越发的严密和章法整齐起来,这让李儒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不过好在他并不需要长时间的和这帮诸侯死磕,预计了一下时间李儒就大约得出了自己需要驻守的时间,所以在第三日夜间他便率领近卫悄悄离开汜水关返回了洛阳。
而李儒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离开汜水关当夜,徐济和孙坚所部所有士卒也同时全部通过了汜水关,凭借的正是之前强行闯进汜水关的乐进等人。直到此时人,他之前也曾受到自家子侄辈的荀彧的来信备说如今情势,他原本嗤之以鼻,但如今再看却发觉句句珠玑,于是在杨彪劝他留下之时荀爽便以身体老朽想要归乡养老为由婉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