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坠落第1/2段
窗外几声鸡鸣,清晨破晓,朦胧的天色渐渐亮了。
这是一个非常平凡的早晨,繁华的尘世再度上演了生灵百态,东海省海州市海门的某一个乡村,一大清早便有炊烟袅袅升起,一股饭香在空气中飘溢。
这是一个坐落在群山环绕中的中型村落,入眼是一个篱笆,房子由大石块和青色砖块砌成的双层小楼,不大的村落大约一百多户,每一户人家房子大多都是这种样式,在这里,能砌起三层楼房的都是大家大户了。
高鹏像往常一样准时醒来,睁开眼先朝窗外看了看朦胧的晨景,接着视线转移,看到不远处摆放的一台二十一寸彩电。这是房间中最为值钱的东西,放在1992年的当下,是“了不起”的家电了。
起身打开电视,调换了几个台,最终还是拨到中央台看了会儿新闻。
电视新闻中依旧提到了一则年初时的旧闻:“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的重大社论报道,这则今年三月由《深圳特区报》表的报道集中阐释了领导人南巡的要点内容,标志着中国的改革进入到了新阶段。
“依旧是山雨欲来啊!”十几分钟后,高鹏叹了口气,关掉电视,走下了楼。
这几年国家因为还要不要搞改革这个问题闹得风波不断,政策上也是一变再变,教底层的百姓看得云里雾里。改革还是不改革,一开始不是问题,因为不改革国家经济无法维持。所以必然要改革,问题则在于怎么改。是温和的改革还是激进的改革,这是一场自启动改革以来就一直未曾化解的难题。
八十年代末那场风波引了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最大交锋。最终迫使时任一号领导人下台,此后时局动荡,各种思想层出不穷。而到了九一年苏联解体,前车之鉴下彻底演变成了还要不要继续改革的争论。
高鹏摇了摇头,知道无论如何混乱,历史总会指明一条道路。
“鹏哥,这是要回去了吗?”说话的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长得颇为精神,看到高鹏走到桑塔纳前。奔跑过来朝着他喊道。
高鹏闻言笑着道:“是啊,最近公司有些事情要处理,闲不下来啊。”
“那下次什么时候来?”
“这就很难说了……”
国家的政策正在不断明朗,再过些年,各种品牌企业将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而真正有底蕴的企业,莫不是在当下就已经冒头。
最近几年华歆科技展得不错,正所谓一步先、步步先,占得了种种先机的华歆科技可谓走上了展的快车道。即使是在思想最混乱的时刻,也因为华歆科技的大型规模让各人不得不思量再三。
随着华歆科技展加,高鹏的时间也变得越珍贵,很多时候他都不得不尽可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像现在这样回到乡村与大家团聚。逐渐逐渐将变成一种奢望。
“要是有杰出的职业经理人该有多好啊!”
高鹏自内心地感叹,不过一想到国内目前的环境,他就知道这种想法并不成熟。“国外的业务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桑塔纳行驶在宽阔的马路边上,前方是一贯荒芜的城乡结合部。
高鹏停下车。推开车门倚在边上抽烟,在这里眺望远方。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就很自然地那么做了。
金色的晨辉洒在身上,一阵暖洋洋的感觉,所有的负担仿佛一下子消失不见,非常神奇。
在视线的尽头,是一片风格迥然的城市风貌,而背后则是不伦不类的城乡混杂环境。没有农村的简单舒适,也没有城市的复杂从容,这里仿佛是即将被社会遗忘的地带。
几十年后再回望,却不想一语成谶。
因为几十年的城乡不均衡展,大量农村资源被廉价调动进入城市,使得这种不平衡越凸显。
高鹏如今的成就当得上国内最为成功的几个人之一,然而很多时候他更喜欢一个人像现在这样想入非非。都说饱暖思淫欲,不再为温饱挣扎并且有了一份体面的事业之后,高鹏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咱是不是也该考虑点哲学方面的问题?
我是谁、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咳咳,这个话题太大了,高鹏不是大哲学家,于是他只会犯抽似的想一个低端的问题——大城市化是否真正适宜人类的生活?
这个问题对于他而言层次里眺望远方。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就很自然地那么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