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皇族蛇首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清乾隆中期,京畿附近的军事力量,由内侍卫大臣,步兵统领衙门,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两营提督内外四部构成。。

  到了1903年初,日薄西山的清政府为了改变军力尽丧的弊端,终于决定设立练兵处,以庆亲王奕欣为总办,以袁世凯、铁良分别为会办和帮办,同时各省设立督练处,由各省督抚兼任督办,下设兵备、参谋和教练三处,构成了全国上下一贯的新军普练机构,做出一副革新的姿态。

  到了1905年,除了袁世凯的北洋6镇率先成军,标志着清末中国新式陆军的正式建立外,其他各省的新军也纷纷形成了镇或协等正规建制。

  至此,唯一保留着满清建制和传统的军事力量,只有紫禁城内的内卫系统,其最高统领多由满族文官或中堂兼领,故又名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须得由上三旗子弟出任,以下有内大臣六人,从一品,亦每旗二人非当权者最为亲信之人不可担任。

  作为汉人,能做到大内侍卫总管的位置,与尹福在宫内操劳二十多年的情分,以及慈禧、光绪远逃西安的途中二者陪王护驾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正二品的大内武将,在慈禧眼里已经是恩宠到了极点。

  当然,在宫宝田的心里,深知自己这领侍卫内大臣之下名义上的第二长官,只是一种荣誉的虚衔而已,宫内真正的兵力与权柄。还是牢牢地掌握在六位满族内大臣的手上,他能够统领的,只有汉族抬旗的侍卫以及少数下五旗侍卫武官。

  这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以袁世凯为首的各省新军官僚集团,与满族权贵之间不可调和的隔膜乃至猜忌。这也是为何后来慈禧又命铁良为陆军部大臣,变相地将新军三十六镇,统统纳入了中央集权的直接管辖之下,将袁世凯等汉族将领手上的兵权,一点点架空,:。

  宫宝田手上的实权没有多大,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架空不架空,依他现在宫内的声望,如果只是领着一队侍卫和宫女,进出瀛台甚至整个紫禁城,则绝非什么难事。。而当这一队侍卫里面。又多出东来大喇嘛的法驾莲座护航时。基本更可谓是一路畅通无阻。

  “站住,奉老佛爷懿旨,为肃清宫闱火种隐患。今日起紫禁城及内宫戒严,凡是进出人等,须得落轿接受盘查……”

  宫宝田伸了伸手,示意一行人暂且停下,而他自己则施施然地走上前去,有些不悦地呵斥道:“你归属于哪个内大臣统领,你是不认得我宫宝田,还是没看到东来大喇嘛的法驾,你的胆子倒是值得这内宫侍卫都好好地学学……”

  喊话的内卫愣了一下,看了看宫宝田一脸的阴沉。心里不禁有些犹豫起来,可是不等他低头回话,后面忽然远远地传来一阵笑声,“这大年初五了,宫大人不在老佛爷驾前护卫,跑到这瀛台不知有何差使,下面的奴才不会办事,让宫大人见笑了……”

  话虽然说得体面,可语气却有些不阴不阳,等到说话之人慢慢走过来后,宫宝田的心里顿时觉得凉了一大半,只是脸上却不得不强自笑了起来,“原来是博大人,宝田儿今日奉老佛爷懿旨,请东来大喇嘛赴瀛台为皇上调理身子骨儿,这不刚刚才算忙活完……”

  看着博迪苏的脸色渐渐和缓了下来,宫宝田的心里不禁略微松了一口气,近前一步低声说道:“这东来大喇嘛,为了治愈皇上身子里的多年宿疾,如今可是元气大伤,嘱咐属下等人不得打扰,宝田儿这才叫上一队侍卫,护送东来大喇嘛出宫……”

  博迪苏先是点了点头,但到底还是觉得放心不下,轻轻地拍了拍宫宝田的肩膀,示意他暂且退后,而自己则领着两名老太监,来到了东来喇嘛的莲台法轿前面,“博迪苏奉老佛爷懿旨清查宫闱火患,还望东来喇嘛担待一二,将纱帘掀开……”

  这位博迪苏,乃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后人,清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伯彦讷谟祐第三子,此人精明强干,又深得慈禧的信任,所以在仕途上可谓是官路亨通。。

  光绪十七年被封为辅国公,二十九年,管理虎枪营,授阅兵大臣,命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寻命为御前大臣,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就在大年初一的时候,被任命为领侍卫内大臣,与铁良这位陆军部大臣,可谓一内一外的两大武将首领。

  实际上,早在年前内廷就有所传闻,说博迪苏衔慈禧之命,在年后的几日内疚要远赴库伦(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规劝十三世达.赖喇嘛返回西藏,所以宫宝田才策划在今日发难,自瀛台营救光绪,只是却没想到在即将出宫的最后关头,竟然又被博迪苏的突然出现,而打乱了所有的步骤,乃至最为关键的一步。

  守护在东来喇嘛莲座前的四名年轻喇嘛脸色阴沉,却在博迪苏不怒自威的气势下,有些无奈地退了下去,能够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这种要职,博迪苏的官威乃至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