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兵临大理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败过才会吸取教训,官职高低也不是评判能力的标准。.”朱永兴并不敢轻视这两个人,所以说得很严肃,“赵王要听吾言,不可轻视此二人。”

  “是,殿下之言,本王必信之笃笃。”赵王白文选的脸色郑重起来,停顿了一下,询问道:“殿下有入川之意,不知可有人选?”

  朱永兴沉吟不语,他已经反复权衡过,最希望的人选是晋王李定国。入川开拓是一方面,还有把李定国调离滇省的意思。只是他还没试探过,也不知李定国是如何想的,所以不好轻易说出口。

  “晋王或是最好人选。”白文选见朱永兴不语,便继续说道:“如果晋王不愿,那就不如另派一军入川,本王与晋王在滇合力牵制清军,亦将全力以助入川之军。”

  朱永兴想了想,意味深长地看了白文选一眼,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赵王之言有理,滇省有赵王与晋王两位名将坐镇,入川之军无后顾之忧,吾亦能安心攻掠广西。”

  “殿下英武聪慧,先有腾冲之战,后有讨伐安南之功,更能结暹罗之好,得滇省各土官之投效。”白文选突然变得有些感慨,目光深远地望向远方,“此番作战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声威当更盛从前。更难得殿下宅心仁厚,兵死有抚恤,伤残有所养,治下之民亦脱苛政之苦——”

  朱永兴目光闪烁,静听着,揣摩着白文选的这番夸赞到底是何意思。

  “如此,我原大西军将士可得善后矣。”白文选长出了一口气,笑了起来,“殿下暂离滇省,征伐广西,实为上策。若将滇缅接壤之地派得力干将驻守,震慑缅人,使其不敢无礼于主上,则更善。”

  朱永兴品出一些味道来,便笑带试探地说道:“吾是信得过赵王的,铜铁关不为虑,木邦嘛,或者可以换将驻守。”

  白文选呵呵一笑,伸出大拇指比划了一下,说道:“殿下一语中的,本王便不复多言了。”

  朱永兴笑得畅快,白文选很明显在向自己靠拢,什么得力干将,什么震慑缅人,说白了就是派自己的亲信封锁在缅的小朝廷的音信,不使对自己不利的旨意传出来。

  当然,朱永兴尽管不是完全信任白文选,也要做出亲近的举动,不能让人家的热脸贴个冷屁股,寒心不是。

  “赵王,吾有意成立军校久矣。”朱永兴感叹道:“只是战事纷繁,各军又相隔甚远,便只能在一军之中以讲武会代之。若是此战结束,当有一段休整时间,吾准备在元江正式设立军校,不知赵王意下如何?”

  “建军校好,可使各级将领皆受殿下教诲,乃千秋大计也。”白文选不假思索地表示赞同,似乎早已经做了决定,用的却是开玩笑的口吻,“呵呵,如此一来,本王也就不眼红那些殿下所辖的将领独得其利了。”

  “赵王如此一说,吾便放心了。”朱永兴会心一笑,白文选所说的大秋大计意有所指,却不说破,他自然也不会加以辩解。

  ……………

  行进的队列中,晋王李定国和世子李嗣兴正并马而行。

  “父王,孩儿还要在殿下军中听命,您便与殿下说说,莫要把孩儿管得太死,平白失去了许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李嗣兴见父亲时而皱眉,时而怅然,时而感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年轻人耐不住姓子,便把心中的抱怨说了出来。

  晋王李定国挑了下眉毛,淡淡地说道:“此是殿下爱护之意。”

  “孩儿知道。”李嗣兴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殿下是怕孩儿有个闪失,不好向父王交代。”

  “既知道,你还抱怨什么?”李定国轻轻甩着马鞭,心不在焉地说道:“吾已是世袭罔替的亲王,曰后还少了你的官爵?”

  “这——”李嗣兴偷偷翻了翻眼睛,辩解道:“便是袭了爵,若无功业在手,若无几枚拿得出手的勋章,也必让人瞧不起,孩儿也觉得抬不起头。刘震,马自德,也都是袭了爵的,可还拼命抢功劳呢!”

  “年轻人——”晋王李定国随口说着,然后才意识到自己儿子也是一样,不由得看了李嗣兴一眼,轻轻摇了摇头,停顿了片刻,才释然而笑,说道王李定国和世子李嗣兴正并马而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